牦牛乳及乳制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宏强
作者: 李宏强;王宏博;杨晓玲;席斌;李维红;何晓娜;杜天庆;马凤;高雅琴;李红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牦牛乳;乳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ISSN: 1002-6037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01 期
页码: 43-47,63
摘要: 牦牛乳作为一种原生态、无污染的优质特色乳资源,因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易消化易吸收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挥发性风味物质是构成牦牛乳及乳制品风味的重要组分,不仅对产品的整体风味有重要的贡献,也是影响消费者接受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文章对近年来在牦牛乳及乳制品(酸乳、乳粉、干酪和酥油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牦牛乳及乳制品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TS252.56
- 相关文献
[1]糙米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技术及其在加工中变化研究进展. 陈焱芳,张雁,邓媛元,魏振承,唐小俊,刘光. 2020
[2]茶叶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刘腾飞,杨代凤,张丽,董明辉. 2017
[3]肿瘤蛋白标志物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邹攀,杨鑫,王静,张艳欣,张敏,杜鹏飞. 2016
[4]枸杞组分特征检测及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张莉,孟靖,苟春林,刘志,袁玉伟. 2018
[5]饲料中氨基酸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贾铮,李兰,赵根龙,肖志明,王石,李守学,樊霞. 2017
[6]稻米品质性状研究进展与应用. 方志强,陆展华,王石光,刘维,卢东柏,王晓飞,何秀英. 2020
[7]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孟楠,张恒之,张四喆,马洁,贾文珅. 2018
[8]热区农产品农药残留分析技术概述. 杨秀娟,吴莉宇. 2008
[9]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构建黔茶品质现场快速检测模型. 赵华富,周顺珍,王家伦,胡华健,曹雨,姜艳艳,杨婷. 2022
[10]饲料中铅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徐思远,贾铮,田静,李兰,刘晓露,李阳,樊霞. 2019
[11]国内外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赖穗春,王富华,邓义才,杜应琼,徐爱平,黄洁晖. 2006
[12]当前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及发展趋势. 郭永泽,张玉婷. 2002
[13]国外农产品分析技术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第六届食品分析技术进展大会研究报告述评. 杨曙明. 2014
[14]绿色快速分析技术——近红外及其应用. 汪庆平,董宝生. 2003
[15]发酵蔬菜风味形成机制及其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弦,张雁,陈于陇,魏振承. 2014
[16]多酚-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王珂雯,廖小军,徐贞贞. 2021
[17]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分析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张丹,于江,许彦阳. 2016
[18]食源性动物组织中β-受体激动剂研究进展. 陈清平,韩峰,汪洋,黄原飞,王守英,于慧娟. 2019
[19]果胶-果汁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周佳,袁佳璐,林敏,焦必宁,马亚琴. 2024
[20]饲料及农畜产品中镉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徐思远,杨建中,贾铮,田静,李兰,刘晓露,李阳,樊霞.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及功能特性分析
作者:马凤;张振宇;陈启苗;牛佳佳;曹庸;苗建银
关键词: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酶法制备;工艺优化;抗氧化活性;吸附能力
-
玉米耐高温干旱逆境胁迫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李燕;赵后娟;夏馨雨;李红梅;唐海涛
关键词:玉米;高温;干旱;耐逆;胁迫
-
重庆化肥投入驱动因素、减量潜力及环境效应分析
作者:梁涛;赵敬坤;李红梅;王妍;曹中华;张务帅;王孝忠;郭超仪;石孝均;陈新平
关键词:种植业结构;化肥减量潜力;活性氮损失;温室气体(GHG)排放;水体富营养化潜值
-
鲜食糯玉米-鲜食大豆不同间作行比配置下产量与综合效益分析
作者:李红梅;冒宇翔;章慧敏;周广飞;张振良;郝德荣;陆虎华;陈国清;薛林;石明亮;黄小兰;宋旭东
关键词:鲜食玉米;鲜食大豆;间作行比;产量;经济效益
-
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能力
作者:王瑞娟;代晓彦;刘艳;陈浩;苏龙;张峰;李红梅;徐倩倩;郑礼;翟一凡
关键词:东亚小花蝽;番茄潜叶蛾;捕食能力;生物防治
-
广东省大豆农家种芽期耐盐性鉴定
作者:刘双幸;赖剑云;李红梅;陈沛;吉浴芳;张文虎;马启彬;贾俊婷;刘军
关键词:大豆;农家品种;种质资源;芽期;耐盐鉴定
-
基于5个数据库的黄脊竹蝗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作者:王珺雅;王美鸷;李红梅;卓富彦;舒金平;张国财
关键词:黄脊竹蝗;生物防治;趋泥行为;诱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