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体大白菜叶球形成中内源激素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川

作者: 孟川;刘晓东;吴芳;王玉海;牟金贵;王明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四倍体大白菜;叶球;基因功能;qRT-PCR;内源激素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叠抱类型和舒心类型四倍体大白菜为试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方法对中脱落酸相关基因Bra018800和生长素相关基因Bra018750进行表达量分析,并利用酶联免疫法对其内源激素进行测定,研究了四倍体大白菜叶球形成内源激素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以期为后继研究四倍体大白菜不同叶球类型形成的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Bra018800和Bra018750基因分别在叠抱类型四倍体大白菜的包心期和莲座期表达量达到最高,比舒心类型同时期表达量高2.56~2.80倍和5.18~6.59倍。内源激素测定结果表明,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2种激素在叠抱和舒心四倍体大白菜2类材料中表现为差异显著。其中ABA在叠抱类型四倍体大白菜的包心期含量达最高,比舒心类型四倍体大白菜同一时期的含量高2.05~2.12倍,与脱落酸相关基因Bra018800在2种类型材料中的表达趋势相一致;在叠抱类型四倍体大白菜莲座期IAA含量显著高于舒心类型同时期的2.58~2.60倍,与生长素相关基因Bra018750在2种类型材料中的表达趋势相一致。综上所述,Bra018750和Bra018800 2个基因调控内源激素IAA和ABA的合成,分别在四倍体大白菜包心期和莲座期对叶球类型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分类号: S634.1

  • 相关文献

[1]红甘蓝栽培技术. 王克安,高主泰. 1999

[2]大白菜新品种辽白十号. 王鑫,王永成. 2005

[3]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二十八)“先期抽薹”危害湖北长阳高山大白菜. 谢学文,李宝聚. 2010

[4]结球甘蓝. 张德纯. 2015

[5]莴苣. 张德纯. 2010

[6]天正春白1号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王翠花,牟晋华,张光明. 2002

[7]甘蓝和青花菜不同器官中莱菔硫烷含量差异研究. 李占省,刘玉梅,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吕红豪,孙培田. 2017

[8]甘蓝遗传育种的新进展. 方智远,孙培田,刘玉梅,杨丽梅,王晓武,庄木. 2001

[9]球茎茴香. 金波. 2003

[10]晋中地区娃娃菜单位面积栽植量比较试验. 赵美华,巫东堂,赵军良,赵俊,兰创业,仪泽会. 2015

[11]结球甘蓝裂球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张扬勇,庄木,刘玉梅,杨丽梅,方智远,孙培田. 2007

[12]中甘系列新品种. 闫书鹏. 2007

[13]抱子甘蓝. 张德纯. 2016

[14]叶用芥菜. 张德纯. 2014

[15]紫甘蓝. 金波. 2003

[16]甘蓝和青花菜不同器官中莱菔硫烷含量差异研究. 李占省,刘玉梅,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吕红豪,孙培田. 2016

[17]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二十四)胶州大白菜种植技术. 纪国才,李正家,高中强,王军强,余宏军,蒋卫杰. 2016

[18]早熟耐热白菜品种夏魁栽培要领. 陈磊,文守云. 2022

[19]布鲁氏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 金红,宋晓华. 2001

[20]稻瘟病菌致病性增强突变体B11的基因分析. 吴小燕,王教瑜,张震,井金学,杜新法,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姜华,王艳丽,孙国昌.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