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甘蓝雄性不育类型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康俊根

作者: 康俊根;张国裕;张延国;娄平;王晓武;方智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雄性不育;cDNA-AFLP;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006-1304

年卷期: 2006 年 14 卷 04 期

页码: 105-10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cDNA-AFLP分析了4种甘蓝(Brassicaoleracea)雄性不育类型的花粉败育特异中断基因表达特点,并对不同特异表达类型分别选取代表性TDFs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表达差异在转录片段多态性上能反应出不同雄性不育类型在细胞学水平上的败育时期和特征差异,4种不育类型中萝卜胞质不育(OguCMS)与可育类型遗传距离最近。实验未检出萝卜胞质不育特异中断的TDFs,说明其特异中断基因数目较少,因此检测到这一类基因较为困难。三种代表黑芥胞质不育(NiCMS),隐性核不育(Ms-cr1)和显性核不育(Ms-cd1)特异中断表达的TDFs共计46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黑芥胞质不育,隐性核不育和显性核不育类型分别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具RNA识别结构域(RRM)的蛋白,质膜类钙转运ATP酶基因表达受阻有关。

分类号: S635

  • 相关文献

[1]利用cDNA-AFLP检测甘蓝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时序性表达. 康俊根,王晓武,张国裕,张延国,娄平,方智远. 2006

[2]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甘蓝显性核不育基因相关表达序列. 娄平,王晓武,Guusje.Bonnema,方智远. 2003

[3]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S_0-S_3代DNA及cDNA的AFLP分析. 邓昌蓉,赵志刚,余青兰,姚艳梅,杜德志. 2014

[4]cDNA-AFLP技术及其在植物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应用. 赵继荣,雒淑珍,张增艳,刘红霞. 2009

[5]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吴建勇,邢朝柱,郭立平,巩养仓,崔明晖,王海林. 2009

[6]棉花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英文). 邢朝柱,郭立平,巩养仓,王海林,赵云雷,吴建勇. 2007

[7]cDNA-AFLP技术及其在基因表达研究中的应用. 姜立杰,张开春,张晓明. 2003

[8]利用cDNA-AFLP分析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Fy11诱导辣椒差异表达基因. 杨瑞先,范晓静,邱思鑫,蔡学清,胡方平. 2013

[9]优质面包小麦品种济南17和豫麦34灌浆期高温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 李浩,张平平,查向东,夏先春,何中虎. 2007

[10]cDNA-AFLP技术在植物抗逆性相关基因表达研究中的应用. 郭秀林,张正斌,李景娟,李广敏. 2006

[11]TA29-barnase基因转化甘蓝产生雄性不育植株. 沈革志,王新其,朱玉英,杨红娟,陆桂华,王江,宛新衫,张景六. 2001

[12]结球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L.)两个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花蜜量及蜜蜂授粉的差异. 王庆彪,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庄木,张扬勇. 2009

[13]几种类型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与显性不育系的利用. 方智远,孙培田,刘玉梅,杨丽梅,王晓武,庄木. 2001

[14]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138的分子特性分析. 朱琴,康宗利,简元才,丁云花,康俊根. 2012

[15]甘蓝乙二醛酶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张美丽,袁丽丽,张付贵,管文杰,闫贵欣,伍晓明. 2023

[16]甘蓝BoSVP mRNA运输鉴定及其对砧木SVP转录表达的影响. 陶鹏,赵彦婷,岳智臣,雷娟利,李必元. 2021

[17]低表达甘蓝花药发育相关基因小体积荧光定量反应体系的建立和可靠性分析. 王效维,刘海霞,杨颖丽,康俊根. 2011

[18]低表达H蓝花药发育相关基因小体积荧光定量反应体系的建立和可靠性分析. 王效维,刘海霞,杨颖丽,康俊根. 2011

[19]甘蓝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与其相关基因表达关系初探. 程坤,仪登霞,杨丽梅,方智远,刘玉梅,庄木,张扬勇. 2011

[20]易裂球和耐裂球甘蓝木质素含量及其合成基因CAD的表达分析. 丁小雅,岳智臣,赵彦婷,李必元,臧运祥,陶鹏.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