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华
作者: 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鲍菇菌渣;姬松茸;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4 年 43 卷 001 期
页码: 183-1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杏鲍菇代料栽培姬松茸的适宜比例,通过床栽试验研究了杏鲍菇替代不同比例稻草对姬松茸J2和J37菌株不同潮次子实体产量、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姬松茸J2和J37子实体产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替代比例为30%时产量最高,姬松茸J2产量可达2.038 kg·m-2,姬松茸J37产量可达2.267 kg·m-2.两种姬松茸子实体产量主要集中于第一潮和第二潮,且杏鲍菇菌渣替代栽培处理前两潮产量占比均高于传统栽培配方.随着潮次增加,姬松茸J2和J37子实体中多糖、粗蛋白和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总体呈降低的趋势,但杏鲍菇菌渣替代处理多糖、粗蛋白和氨基酸质量分数随潮次增加降低的幅度小于传统栽培配方.杏鲍菇菌渣替代处理姬松茸子实体中粗蛋白、氨基酸和多糖的质量分数分别比传统栽培配方提高2.42%~10.44%、4.09%~12.00%和11.07%~23.70%,其中替代比例为30%时营养品质最优.从生产成本分析,杏鲍菇菌渣替代可降低姬松茸栽培原料成本35.08%~54.00%.研究表明,适宜比例的杏鲍菇菌渣和养殖场垫料组合代料栽培姬松茸的产量和品质优且不同潮次间相对稳定,而且该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栽培材料的投入成本,综合效益比较高.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不同覆土栽培方式下杏鲍菇菌渣对姬松茸产量的影响. 付志英,应正河,陈晓波,黄晓梅,赖腾强. 2013
[2]西北地区姬松茸的栽培技术. 任爱民,刘明军. 2005
[3]添加养猪场废弃垫料的不同配方栽培姬松茸的产量和子实体氨基酸含量. 卢翠香,郑永德,林怡,王义祥. 2022
[4]镉胁迫对姬松茸产量与镉吸收的效应及防控技术. 陈华,刘朋虎,叶菁,林怡,翁伯琦,王义祥. 2022
[5]杏鲍菇菌渣发酵料栽培平菇的基质试验研究. 王继磊,宫志远,苏建昌,辛寒晓,韩建东,刘晓,范学明,张振宇,朱肖艳,姚强. 2015
[6]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鲍鱼菇试验. 杭中桥,杨鹏,王建设,宫志远,万鲁长,韩建东. 2017
[7]工厂化杏鲍菇菌渣复混基质对香菇生长的影响. 蒋俊,郑巧平,刘昆,宋小亚,钟方翼,宋春艳,路新彦. 2018
[8]利用杏鲍菇菌渣与玉米芯栽培草菇配方筛选. 任海霞,任鹏飞,万鲁长,曲玲,郭惠东,张柏松. 2019
[9]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平菇试验. 杨鹏,韩建东,万鲁长,宫志远,郭惠东. 2015
[10]杏鲍菇菌渣饲料对柴鸡和肉鸭增重效果的影响. 张书良,张玉兰,朱金英,高春华,韩建东. 2016
[11]仿生态栽培姬松茸配方筛选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韩海东,徐国忠,陈敏健,董红艳. 2010
[12]镉(Cd)对姬松茸菌丝生长的影响. 杨春香,林新坚,林跃鑫. 2004
[13]姬松茸选育菌株的部分特性研究. 江秀红,林新坚,郑永标,陈济琛,林跃鑫. 2007
[14]谷秆两用稻草栽培食用菌研究. 陈君琛,郑金贵,杨菁,郑开斌,陈旺瑞. 2000
[15]磁场对姬松茸J1特性的影响. 林勇,郑怡,林新坚,欧阳桐娇,郭文杰,江枝和. 2006
[16]姬松茸深层发酵生产胞外多糖的碳氮源研究. 潘慧娟,吴应美,范雷法,Soccol CR,Pandey A. 2006
[17]一种含甘蔗渣的姬松茸栽培料制作方法及应用初探. 陈娅娅,黎富平,桂阳,卢颖颖,朱国胜,姚安学. 2014
[18]姬松茸富镉特性研究初报. 李开本,陈体强,徐洁,陈福如,何修金,江枝和. 1998
[19]日本凹顶藻的活性物质对姬松茸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林勇,郑怡,林新坚. 2006
[20]姬松茸与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的RAPD扩增研究. 李三暑,林新坚,陈惠成,雷锦桂,林勇,江枝和.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温碱化预处理对番茄秸秆堆肥过程碳氮转化与损失的影响
作者:李艳春;叶菁;刘岑薇;林怡;王义祥
关键词:高温碱化预处理;番茄秸秆;堆肥;碳损失;腐殖质碳;氮损失
-
基于HS-SPME-GC-MS和E-nose分析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下变质毛椰子果中椰肉的挥发性物质变化
作者:王媛媛;沈晓君;陈华;阚金涛;宋菲;张建国;张玉锋;龚胜华
关键词:变质毛椰子果椰肉;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电子鼻
-
炭基猪粪肥对叶用甘薯产量及土壤Pb、Cd钝化效果的影响
作者:刘岑薇;叶菁;林怡;李艳春;王义祥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重金属形态;土壤修复;金属钝化
-
长期不同绿肥-玉米轮作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作者:张雪梅;尹梅;王志远;陈检锋;陈华;王伟;杨艳鲜;王应学;苏友波;付利波
关键词:绿肥品种;长期轮作;土壤肥力;玉米产量;养分吸收
-
有机肥替代化肥与生物炭配施对茶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作者:王莎莎;陈俊玲;张晓杰;李艳春;陈华;王义祥
关键词:茶园;有机肥替代;生物炭;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土壤碳储量
-
黑龙江省优质粳稻在云南省植烟区轮作模式下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作者:崔士泽;吴迪;杨贤莉;陈华;杨传铭;王立志;王洋洋;李江舟;尹丽云;姜树坤;张喜娟
关键词:粳稻;烟-豆-稻轮作;植烟区;引种;生态适应性;黑龙江;云南
-
长期施用炭基有机肥对土壤铜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李艳春;叶菁;刘岑薇;林怡;王义祥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炭基有机肥;磷脂脂肪酸;土壤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