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得壮
作者: 刘太国;刘博;高利;李宁静;朱映峰;刘立新;陈万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小麦叶锈菌;杀菌剂;防效;增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6 年 42 卷 02 期
页码: 225-22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小麦叶锈病是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筛选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对5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乳剂1 000~2 000倍液、430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5 000倍液、10%氟硅唑微乳剂1 500倍液、1 750倍液、20%丙环唑微乳剂400~8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300倍液、400倍液试验处理防效均高于50%。从增产效果来看,20%丙环唑微乳剂600倍液的增产率最高,达到42.33%。5%烯唑醇微乳剂2 000倍液,430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兼具高防效和高效益(产出/投入),建议推广使用。
分类号: S435.121.43
- 相关文献
[1]甘肃36个小麦生产品种抗叶锈病基因分析及成株期抗性评价. 黄瑾,金社林,曹世勤,贾秋珍,骆惠生,张勃,孙振宇,王晓明. 2020
[2]小麦叶锈菌效应蛋白Pt18906激发TcLr27+31的双层防御反应. 齐悦,吕峻元,张悦,韦杰,张娜,杨文香,刘大群. 2020
[3]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范志业,曹永周,沈海龙,陈莉,侯艳红,徐飞,陈琦,刘迪,李雷雷,李世民,孙炳剑. 2020
[4]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孙海燕,原征,疏燕,张兴,张爱香,陈怀谷. 2021
[5]6种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 2007
[6]3种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宋玉立,杨共强,何文兰. 2004
[7]和田地区冬麦区麦蚜田间药剂防治初报. 刘午玲,吐逊古丽,许建军,吐逊江,阿不来,侯玲. 2007
[8]亚麻白粉病田间药剂试验研究. 杨学. 2007
[9]氟虫腈·毒死蜱处理花生种子防控蛴螬效果评价. 王守国,曹雅忠,黄求应,尹姣,李克斌. 2014
[10]敌萎丹防治小麦全蚀病试验. 刘永刚,吕和平,杜蕙. 2003
[11]除草杀虫药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周艳,万强. 2015
[12]吡唑醚菌酯对棉花炭疽病的防效及保健增产作用. 陈雨,张爱芳,於春,阚画春,王文相. 2011
[13]八种药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和增产作用. 张舒,汪光友,吕亮,袁斌,杨小林,常向前,张爱丽. 2012
[14]茎叶处理剂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 朱文达. 2004
[15]新型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赵文东,马丽,蒋春荣,张治东,孙凌俊,高圣华,刘凡. 2007
[16]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何海永,谭清群,陈小均,吴石平,杨学辉,袁洁,王莉爽. 2013
[17]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何海永,陈小均,谭清群,杨学辉,吴石平,王莉爽,袁洁. 2013
[18]不同杀菌剂对花生根茎部病害防治效果研究. 张成玲,孔繁华,张田田,路兴涛. 2013
[19]不同杀菌剂拌种对芋头炭疽病及疫病的控制效果研究. 陈学荣,吴薇,常亚芸,戴永发,黄荣华. 2015
[20]新型复合杀虫杀菌剂-病虫灵. 王智.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辽宁省水稻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与分析
作者:刘军;梁传斌;姚继攀;刘博;蒋洪波;沈枫
关键词:辽宁省;水稻;植物新品种权
-
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百万亩种植占比及来源分析
作者:董晓慧;李贺;刘立超;魏中华;谢树鹏;孙中华;门龙楠;宗天鹏;高利;潘文静;王翠玲
关键词:大豆;玉米;水稻;品种变化;品种来源
-
优质辽粳稻米与日本大米食味品质比较
作者:姚继攀;韩雷;蒋洪波;刘博;梁传斌;刘军;沈枫
关键词:辽粳品种;大米;食味;品质
-
永生化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作者:唐青海;刘博;谢金文;魏凤;谷英华;高翠翠;曹宗喜;张艳;王文秀
关键词: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永生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
-
健康和物理损伤条件下椰树叶柄挥发物组分比较分析
作者:刘博;阎伟;刘丽
关键词:椰子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植物挥发物;叶柄;物理损伤
-
前列腺素D2对大肠杆菌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细胞因子和损伤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莉莉;杨效林;龚鹏飞;王钰;钱英红;张双翼;何建文;刘博;毛伟;曹金山
关键词:大肠杆菌;前列腺素D2;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因子;奶牛子宫内膜组织损伤
-
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g4418的毒性验证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马骏豪;文智伟;郭笑维;王昕;刘琦;高利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g4418;毒性验证;亚细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