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通南地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倩倩

作者: 于倩倩;王会方;赵信林;朱德进;张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有机肥;氮肥利用率;产量构成;有机无机肥配施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8 年 46 卷 35 期

页码: 137-139+194

摘要: [目的]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地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通南地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施氮肥会使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显著减少,最终导致水稻严重减产;有机无机肥配施与常规施氮相比水稻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但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2种处理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不施氮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会导致水稻籽粒和秸秆含氮量显著降低,进而降低植株吸氮量。有机无机肥配施与单纯施用化学氮肥相比氮肥吸收利用率平均显著降低了约15%,但氮肥生理利用率显著提高约18%,2种施肥方式对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影响不大。[结论]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维持水稻高产稳产,且可以提高氮肥生理利用率,在通南地区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麦-稻轮作系统中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机制. 刘益仁,李想,郁洁,沈其荣,徐阳春. 2012

[2]宁夏灌区不同氮磷组合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巧珍,陈晓群,李玉中,张学军. 2010

[3]广州市郊稻田氮肥减施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分析. 黄巧义,黄旭,唐拴虎,杜建军,张木,李苹,付弘婷. 2020

[4]有机无机配施比例对华北褐土冬小麦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杨晓梅,李桂花,李贵春,周颖,刘振东,南云不二男,尹昌斌. 2014

[5]基于APSIM模型的旱地春玉米施肥类型及氮肥用量研究. 金志强,孙东宝,王庆锁. 2024

[6]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青贮玉米生长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刘敏,纪立东,王锐,司海丽,柳骁桐. 2020

[7]不同土壤背景下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解文孝,李建国,刘军,吕军,梁传斌,潘争艳,李蒙杉,史鸿儒. 2021

[8]密度和有机肥对苏北滩涂蓖麻群体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赵宝泉,王茂文,丁海荣,邢锦城,朱小梅,刘冲,董静,洪立洲. 2017

[9]长期施肥模式对双季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郭立君,汪柯,程凯凯,潘孝晨,孙耿. 2018

[10]长期施肥处理对双季晚稻叶绿素荧光特征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侯红乾,林洪鑫,刘秀梅,冀建华,刘益仁,蓝贤瑾,吕真真,周卫军. 2020

[11]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区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程爱武,徐一兰,郭立君,李微艳,肖小平,汤文光,孙继民. 2015

[12]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水田水稻产量和耕层土壤性质的影响. 陈琨,喻华,上官宇先,周子军,曾祥忠,郭松,秦鱼生. 2020

[13]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侯红乾,刘秀梅,刘光荣,李祖章,刘益仁,黄永兰,冀建华,邵彩虹,王福全. 2011

[14]有机肥施用量对冬水稻田水稻生长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陈琨,曾祥忠,喻华,刘灏,李光萍,徐麟,秦鱼生. 2019

[15]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隋世江,包红静,曲航,李波,金丹丹,赵颖. 2021

[16]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穗不同部位粒重与结实率的影响. 唐先干,刘光荣,徐昌旭,袁福生,秦文婧,王萍,李祖章,倪康,侯红乾. 2015

[17]海藻寡糖增效尿素与有机肥在大豆上的配合施用效果研究. 张运红,和爱玲,姚健,杨占平,张洁梅,潘晓莹,史福刚,骆晓声. 2018

[18]有机氮替代部分无机氮对砂姜黑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太魁,寇长林,郭战玲,张香凝. 2021

[19]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春小麦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亦丹,迟凤琴,谷思玉,张久明,张一雯,匡恩俊,宿庆瑞. 2020

[20]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李银坤,郝卫平,龚道枝,夏旭,李昊儒.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