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间生草覆盖对延怀盆地葡萄园沙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晓娜

作者: 李晓娜;闫林峰;赵春桥;张微微;王超;史瑞双;万秀云;武菊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沙化土壤;生草;土壤养分;土壤结构;团聚体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0 年 35 卷 0z1 期

页码: 315-3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长期受大风侵蚀,土壤沙化严重的问题,明确行间生草对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索北方埋土防寒区葡萄园行间生草技术.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在树龄为10 a的葡萄架下种植苔草和二月兰,以传统清耕为对照.种植3a后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容重、持水量、团聚体含量、总碳、总氮、有机质、硝态氮、氨态氮以及有效态铁锰铜锌含量.结果表明:与传统清耕相比,种植3 a二月兰能显著增加0~20 cm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0~8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全氮含量,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与传统清耕相比,种植3 a披针叶苔草能显著增加0~20 cm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二月兰与披针叶苔草连续种植3 a后均不同程度增加了葡萄园表层土壤各级团聚体中碳氮的含量.种植二月兰在提高0.125~0.250 mm粒级团聚体碳氮含量的效果最为明显;而苔草则表现为提高0.075~0.125 mm粒级团聚体碳氮含量的效果最为明显;2种行间生草方式对葡萄园沙化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不同,种植3 a苔草显著增加>0.25 mm大团聚体含量,而种植3 a的二月兰因人为翻耕原因,导致<0.250 mm粒级团聚体显著增加.在延怀盆地葡萄行间种植草本植物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不同种类草本植物对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效果不同,因此在北方埋土防寒区选择适宜草种是推广该项技术的重要环节.

分类号: S663.1%S156.99

  • 相关文献

[1]生草对梨园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孙计平,张玉星,吴照辉,李英丽,张召. 2015

[2]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对不同年限覆膜种植的响应. 黄鉎岚,黄爽兵,程红光,邢丹,吉波,Gratien Twagirayezu. 2024

[3]不同母质发育的柑橘园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特征. 曹胜,廖炜,邓素枫,周旋,龚碧涯,曾斌,张文,刘慧,杨水芝. 2023

[4]生草养鸡对梨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王荔,马玉华,杨胜俊,万明长. 2011

[5]行间生草对桃园土壤养分及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刘伟,李桂祥,董晓民,滕兴荣,张军,张安宁. 2016

[6]生草对梨园土壤有效养分、水分、温度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 杨青松,李小刚,蔺经,颜志梅,盛宝龙. 2007

[7]生草配合施用有机肥对省力高效梨园土壤的培肥效应研究. 孙计平,张玉星,吴照辉,李英丽,王国英,张江红. 2017

[8]生草对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冯建文,韩秀梅,蒙小玉,杨华,李顺雨,吴亚维. 2025

[9]辽东山区坡耕地地埂植物篱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任丽华,贾天会,李欣峰,隋晓丹,郭佰川. 2018

[10]不同有机肥连续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董文,张青,罗涛,王煌平. 2020

[11]长期施肥对根系及土壤微生态环境、养分和结构的影响综述. 杨文飞,杜小凤,顾大路,吴传万,王伟中. 2020

[12]种植方式对文冠果幼苗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莉,徐运飞,尹健,谷彩花,赵敏,李欢欢,王婧,任斌. 2021

[13]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佀国涵,彭成林,徐祥玉,徐大兵,袁家富,李金华. 2017

[14]中国主要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结构及养分和微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 张向前,杨文飞,徐云姬. 2019

[15]秸秆不同方式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久明,迟凤琴,匡恩俊,韩锦泽,刘宝林. 2016

[16]水煤浆气化渣对毛乌素沙地土壤改良与菊芋生长的促进效应研究. 尹春艳,赵举,刘虎,李彬,戚迎龙,朱波,张宇,门果桃. 2021

[17]生物质改良剂对川西北地区高寒草地沙化土壤有机碳特征的影响. 张晓丽,孔凡磊,刘晓林,胡立峰,李玉义. 2019

[18]生草在生态果园建设中的作用. 张秉宇. 2011

[19]草类在生态果园建设中的作用. 王宝江,孙猛,崔伟. 2009

[20]3种草籽生草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姜孝军,刘志,张秀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