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稻区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文斌

作者: 王文斌;张荣胜;罗楚平;尹小乐;刘永锋;陆凡;陈志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地理区域;BOX-PCR;群体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4 年 47 卷 14 期

页码: 2762-27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采自中国10个水稻主产省份111个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区域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111个稻曲病菌菌株的产孢能力、生长速率和致病力,并采用SPSS 20.0软件对稻曲病菌菌株的产孢能力、菌丝生长速率及致病力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取111个稻曲病菌基因组DNA,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BOX、REP、ERIC对稻曲病菌菌株的全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通过聚类分析对其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111个稻曲病菌菌株的致病力与产孢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65,显著性概率为0.001;致病力与生长速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035,显著性概率为0.685。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BOX、ERIC、REP对稻曲病菌菌株的全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群体遗传多样性值分别为0.73、0.62和0.60。111个稻曲病菌菌株的DNA用BOX引物分别扩增出7—13条不等的带谱,DNA指纹相似性在0.70相似水平上,供试菌株被划分为6种基因类群,其中第1类群为优势类型,有57个菌株,占总数的51.4%;来自安徽、四川、广西、湖北和云南的菌株主要划分在类群1和4,第2类群主要是来自江苏的菌株,有18个菌株,占总数的16.2%;第3类群是来自浙江的菌株,有8个菌株,占总数的7.2%;第5类群是来自黑龙江的菌株,有9个菌株,占总数的8.1%,第6类群是来自辽宁的菌株,有12个菌株,占总数的10.8%。稻曲病菌基因类群与地理区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致病力、生长速率和产孢量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来自中国10个省份的111个稻曲病菌菌株的致病力与产孢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程度为中等;致病力与菌丝的生长速率没有相关性。根据BOX-PCR扩增的稻曲病菌菌株基因组DNA指纹图谱的多态性进行划分的基因类群与地理区域之间显著相关,推测稻曲病菌属于局域性传播;基因类群与生物学特性之间没有相关性。

分类号: S435.111.4

  • 相关文献

[1]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与致病力相关性研究. 李燕,尹小乐,刘永锋,于俊杰,陈志谊. 2012

[2]稻曲病菌生长及其分生孢子萌发特性. 杨秀娟,王舒婷,甘林,杜宜新,阮宏椿,陈福如. 2011

[3]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蓉,胡建坤,李保同,刘永锋,潘夏艳,曹慧娟,黄瑞荣. 2022

[4]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和建平,杨雅云,张斐斐,董超,阿新祥,汤翠凤,张恩来,申时全,戴陆园. 2020

[5]自然景观地域分异规律在城市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翁森红,徐柱,闫志坚,刘红旗,满都呼,李素英. 2002

[6]吉林省丽金龟科(昆虫纲:鞘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 王尚,孙宇,杨巽,王军,许国庆,席景会. 2015

[7]基于矿物元素指纹的羊肉产地溯源技术. 孙淑敏,郭波莉,魏益民,樊明涛. 2012

[8]基于线粒体DNA D-loop序列的黄斑篮子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黄小林,李文俊,林黑着,杨育凯,李涛,虞为,黄忠. 2018

[9]中国地方家鸡群体遗传与表型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 罗威,郑茗,唐盈盈,林楚晓,黎镇晖,罗成龙,张细权,聂庆华. 2023

[10]基于GBS技术的不同鸽种群体进化分析. 张蕊,穆春宇,常玲玲,卜柱,杨明军,夏爱萍,杨晓明,汤青萍. 2023

[11]基于SSR和InDel标记的大翼橙亚属种质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江东,普金安,赵婉彤,刘小丰,高恒锦,王婷. 2020

[12]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陈长卿,陆宁海,彭云良,詹刚明,黄丽丽,康振生. 2010

[13]黄淮麦区小麦全蚀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冯彦霞,李伟,孙海燕,邓渊钰,于汉寿,陈怀谷. 2013

[14]四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的微卫星分析. 张庭,卢迈新,叶星,全迎春,高风英,黄樟翰,白俊杰. 2009

[15]小麦白粉菌SSR标记的开发及其在群体遗传多样性中的初步应用. 张国珍,沈崇尧,段霞瑜,周益林. 2010

[16]大豆根瘤菌接种效应及竞争结瘤能力分析. 王金生,丁宁,吴俊江,刘庆莉,张鑫. 2017

[17]基于BOX-PCR和REP-PCR技术青枯雷尔氏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海云,车建美,刘波,郑雪芳,肖荣凤. 2011

[18]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构建竞争结瘤能力强且耐酸性固氮菌. 王金生,王君,吴俊江,刘庆莉,王树林,张鑫,魏岚岚. 2018

[19]广东某农村塘坝饮用水污染的微生物溯源. 冯广达,邓名荣,郭俊,朱红惠,羊宋贞,梁浩亮,朱昌雄. 2011

[20]黄土高原地区大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 张红侠,冯瑞华,李俊,关大伟,曹凤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