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胸肌肉加热过程中肌动球蛋白解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少颖

作者: 邓少颖;王道营;张牧焓;卞欢;吴海虹;诸永志;耿志明;刘芳;徐为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鸭胸肉;肌动蛋白;加热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01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鸭胸肌肉加热过程中肌动球蛋白变化情况,本实验以鸭胸肉为材料,研究了加热温度(45、50、55、60、65、70℃)和加热时间(0、1、10、20、30、60 min)对肉中肌动球蛋白解离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肌动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在45℃加热条件下,肌动球蛋白几乎未发生解离(P>0.05);而在50、55℃或60℃加热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肌动蛋白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但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增加(P<0.05);65℃加热60 min,肌动蛋白含量降至对照组水平;70℃加热条件下,加热时间为30 min或60 min,检测不到肌动蛋白的存在。因此,加热温度为50~60℃,加热时间为10~30 min时能显著促进肌动球蛋白解离。

分类号: TS251.55

  • 相关文献

[1]不同加热温度对鸭肉肌动球蛋白解离的影响. 董晗,王道营,张牧焓,诸永志,徐为民,刘芳. 2012

[2]一种烤肠配方的研究. 吴文锦,熊光权,汪兰,丁安子,李新,乔宇廖,李程薇. 2014

[3]冰温贮藏对鸭胸肉品质变化的影响. 许立兴,荆红彭,赵菲,关文强,张德权,刘斌. 2015

[4]NH_4HCO_3和NaHCO_3处理对膨化鸭胸肉品质的影响. 朱道正,吴海虹,卞欢,诸永志,徐为民. 2016

[5]热风联合真空微波膨化鸭胸肉工艺优化. 吴海虹,朱道正,张新笑,卞欢,王道营,诸永志. 2017

[6]肌动蛋白基因在棉花纤维中的作用研究. 范小平,范博红,李学宝,杨维才,徐子勤. 2008

[7]塔乌库姆冰草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李莉,贾纳提,张金林. 2014

[8]红砂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赵书艺,白天惠,包爱科,王沛,管萍萍. 2014

[9]党参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吴永娜,李剑,许瑞,王引权,张延红,王惠珍,张金林. 2011

[10]当归DXR基因保守区克隆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雒军,王引权,温随超,张金林,夏琦. 2014

[11]当归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吴永娜,胡静,王引权,李剑,张金林. 2012

[12]扁果枸杞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表达特征分析. 袁惠君,李学勇,高泽,王春梅,李虎军. 2019

[13]盐生植物四翅滨藜Actin基因片段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郭欢,崔彦农,吴凡,张乐,许香玉,包爱科. 2017

[14]编码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及肌动蛋白的基因性别间的表达差异性. 朱建国,林矫矫,杨冠珍,倪振亚,陈兆国,吴祥甫,周元聪,蔡幼民. 2002

[15]金乌贼热休克蛋白基因的挖掘及对低盐胁迫的响应. 王兴强,郑年昊,崔春辉,曹梅,沈晔,刘莹,张子文,汤子威,秦传新,陈百尧. 2021

[16]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肌动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朱建国,林矫矫,冯新港,吴祥甫,周元聪,蔡幼民. 2000

[17]基于act序列中国西部披碱草属植物所带内生真菌的系统演化. 宋辉,李秀璋,鲍根生,宋秋艳,田沛,南志标. 2015

[18]柠条锦鸡儿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稳定性分析. 王学敏,王美珍,王赞,高洪文. 2009

[19]拟南芥肌动蛋白解聚因子4基因(AtADF4)在烟草中表达引起植株形态变化. 彭世清,黄冬芬. 2006

[20]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禾谷丝核菌的相对生物量. 洪彦涛,张增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