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网箱养殖和野生大黄鱼营养及品质差异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全友

作者: 郭全友;刑晓亮;王磊;宋炜;姜朝军;王鲁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黄鱼;分阶段生态养殖;深水网箱;体色;营养

期刊名称: 渔业信息与战略

ISSN: 2095-3666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53-60

摘要: 以野生和深水网箱分阶段养殖(D0:初始、D1:第3个月、D2:第6个月)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为对象,对其生长、色泽、粗营养、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进行比较,探究大黄鱼养殖过程的生长和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养殖鱼肥满度比野生鱼约小25%,养殖鱼分阶段体长/体高和肥满度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当养殖6个月时与野生鱼无显著差异;野生鱼脂肪含量低于养殖鱼,约占养殖鱼的70%,养殖鱼脂肪含量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养殖鱼粗蛋白仅占野生鱼的80%左右。养殖鱼与野生鱼亮度差异不大,颜色偏红,第3和第6个月时,体色变黄;饱和脂肪酸(Σ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ΣMUFA)野生鱼>养殖鱼,多不饱和脂肪酸(ΣPUFA)和Σ(C20:5(EPA)+C22:6(DHA))野生鱼<养殖鱼,动脉粥样硬化指数(IA)和血栓形成指数(IT)野生鱼>养殖鱼,多烯指数(PI)野生鱼<养殖鱼;野生鱼和养殖鱼的非必需氨基酸(NEAA)>必需氨基酸(EAA)>半必需氨基酸(SEAA),总氨基酸(TAA)、NEAA、EAA和SEAA野生鱼>养殖鱼,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F)野生鱼<养殖鱼,养殖过程TAA、NEAA、EAA和SEAA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EAA/TAA、EAA/NEAA和F值呈下降趋势,而NEAA/TAA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仿生态分阶段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可有效降低大黄鱼肥满度和脂肪含量,提升鱼体色泽和营养品质,为优化大黄鱼品质和养殖技术等提供支撑。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大黄鱼和许氏平鲉声反射特征与体重和体长关系的研究. 栾洋,关长涛,石晓天,谌志新. 2011

[2]大黄鱼和许氏平鱼由声反射特征与体重和体长关系的研究. 栾洋,关长涛,石晓天,谌志新. 2011

[3]不同养殖阶段大黄鱼体色及营养成分差异性比较. 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李松. 2019

[4]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肉质性状的分析研究. 缪伏荣,刘景,王淡华,冯玉兰,李忠荣. 2007

[5]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品质的比较. 缪伏荣. 2008

[6]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chthys crocea)品质特征与差异性探究. 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杨絮. 2019

[7]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品质特征与差异性探究. 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杨絮. 2019

[8]往复流作用下深水网箱的单锚腿系泊系统设计及效用评估. 王绍敏,袁太平,陶启友,郭杰进,胡昱,刘海阳,黄小华. 2019

[9]深水网箱浮架结构的失效及疲劳性能分析. 刘海阳,胡昱,黄小华,袁太平,王绍敏,陈明强,郭根喜. 2020

[10]HDPE圆形网箱单点系泊与多点系泊受力特性模拟分析比较. 黄小华,刘海阳,胡昱,陶启友,王绍敏,袁太平. 2018

[11]深水网箱的单锚腿系泊系统动力特性分析研究. 王绍敏,陶启友,袁太平,黄小华,胡昱,刘海阳. 2020

[12]基于ZigBee的深水网箱养殖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胡昱,黄小华,陶启友,王绍敏,郭根喜,薛家祥. 2016

[13]歧管式高压射流水下洗网机的设计. 张小明,郭根喜,陶启友,黄小华,胡昱. 2010

[14]深水网箱养殖鱼类的分级与起捕技术. 关长涛,黄滨,林德芳,黄文强,鲁伟. 2005

[15]中国深水网箱养殖科技专利情报分析与对策研究. 岳冬冬,王鲁民,方海,曹坤,阮雯,纪炜炜. 2018

[16]基于云计算的深水网箱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胡昱,黄小华,陶启友,王绍敏,刘海阳,郭根喜,薛家祥. 2017

[17]高密度聚乙烯圆形网箱锚绳受力实测研究. 郭根喜,黄小华,胡昱,陶启友,古恒光. 2010

[18]多视角深水网箱水下监视器的研制. 关长涛,崔国平,李娇,崔勇. 2008

[19]波浪作用下圆形网箱浮架系统的运动特性分析. 黄小华,郭根喜,胡昱,陶启友. 2009

[20]深水网箱养殖装备技术前沿进展. 郭根喜,陶启友,黄小华,胡昱.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