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玉米杂交种和部分骨干自交系的种子活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月明

作者: 李月明;孙楠;孙丽惠;马云祥;毕文博;王延波;郝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自交系;种子活力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7 期

页码: 26-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用10个杂交种和17个骨干自交系进行田间和室内种子活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杂交种的活力测定方法中,田间出苗率与发芽率、低温发芽率、活力指数Ⅱ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发芽率、低温发芽率和活力指数Ⅱ是测定玉米杂交种活力的有效测定指标。在自交系的活力测定方法中,田间出苗率与发芽率、低温发芽率、活力指数Ⅰ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发芽率、低温发芽率和活力指数Ⅰ是测定玉米自交系活力的有效测定指标。依据有效活力测定指标对杂交种和自交系进行活力聚类分析,表明杂交种先玉335、辽单565、郑单958、辽单1211和辽单566为活力较高品种,自交系ph 6wc、昌7-2、辽6049、沈3336、辽2379、中106和辽1203为活力较高自交系。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应用同工酶鉴定玉自交系,杂交种纯度技术的研究. 赵久然,李举怀. 1996

[2]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陈泽辉. 2007

[3]美国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方式研究. 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丁锐钦. 2011

[4]玉米自交系与杂交种苗期根和叶的相关关系分析. 郑向阳,李会霞,田岗,刘鑫,王国平. 2020

[5]玉米几个自交系组配高产紧凑型杂交种的研究. 张彪,马孝玲,王玉兰. 1999

[6]玉米自交系N8924的选育与应用.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马宝新. 2019

[7]玉米自交系N7923选育与应用.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刘海燕. 2020

[8]优良玉米自交系鲁原476及其杂交种鲁原单22号的选育. 周柱华,徐立华,许方佐,邢燕菊,邱登林,阴卫军. 2007

[9]合选18的选育与利用. 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靳晓春,夏永伟. 2016

[10]玉米光敏感性状的研究. 史桂荣,曹靖生,郭晓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 2005

[11]Lancaster类群及其衍生系对吉林省玉米育种的影响. 徐艳荣,刘兴贰,孙发明,焦仁海,曹宏丽. 2006

[12]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灌浆速率初步研究. 史磊,王国宏,王延波,王大为,赵海岩. 2019

[13]玉米自交系444在东北地区的应用与创新. 孙发明,徐艳荣,仲义,代秀云,焦仁海,刘兴贰. 2013

[14]利用SSR标记鉴定掖单13号种子纯度. 姚凤霞,李汝玉,张晗,许金芳,王东建. 2007

[15]转GFM CrylA基因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种的抗螟性鉴定. 袁英,李晓辉,孔祥梅,姜志磊,林春晶,李葱葱,刘娜,孙传波,刘德璞. 2008

[16]玉米自交系合选19的选育与利用. 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靳晓春,夏永伟,王长溪. 2016

[17]CIMMYT玉米材料抗MDMV-B鉴定结果简报. 谢志军,郭满库. 2004

[18]玉米杂交种的性状表现与亲本选配的探讨. 王芝棠. 1987

[19]利用雌穗返祖玉米改良自交系及配制杂交种陇单6号. 杨彦忠,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李志明,王晓娟. 2011

[20]西南骨干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正反交杂优效应分析. 张彪,梅碧蓉,郑涵琪,李祥艳,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