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间歇灭菌对中国典型土壤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辉

作者: 张辉;张佳宝;赵炳梓;张丛志;张永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温高压灭菌土壤;有机质;比表面积;pH;阳离子交换量;游离铁铝氧化物;电荷零点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11 年 48 卷 03 期

页码: 540-5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中国8种典型土壤(砂质潮土、壤质潮土、黄泥土、乌栅土、红壤、红黏土、赤红壤和砖红壤)为代表,首先比较土壤高温高压间歇灭菌前后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以评估灭菌效果,其次评价灭菌前后主要土壤性质的变化,包括土壤有机质(OM)、比表面积(SSA)、pH、阳离子交换量(CEC)、游离铁铝氧化物(Fed、Ald)、电荷零点(ZPC)。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对部分理化性质则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除砂质潮土和红壤高温高压灭菌后OM含量显著增加外,其他6种土壤的OM含量受该灭菌方法的影响不大;酸性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pH受高温高压灭菌影响较大,而碱性和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则影响不大;所有供试土壤的SSA均显著降低,而CEC和Fed,Ald没有显著变化;4种可变电荷土壤中,红黏土、赤红壤和砖红壤的电荷零点(ZPC)没有变化,而红壤的ZPC则显著降低,且未出现于本研究测定的pH范围内(pH2.5~8)。由于土壤是一个复杂的多物质体系,受高温高压灭菌导致其性质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分类号: S153

  • 相关文献

[1]河南三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相关性及预测模型研究. 张水清,黄绍敏,郭斗斗. 2011

[2]pH、有机质和石灰反应对土壤背景值的影响. 庞金华. 1993

[3]培养温度和土壤类型对土壤硝化特性的影响. 王帘里,孙波. 2011

[4]不同用量液体水溶性有机肥对北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pH、有机质影响初探. 何江勇,杨国江,张建新,陈云. 2018

[5]连续5年配施有机肥茶园土壤活性铝含量变化状况. 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李刚,翁伯琦. 2019

[6]土壤养分含量对山药叶片黄化的影响. 苗明军,李菊,林杨,李志,杨亮,常伟. 2024

[7]再生水灌溉对黑麦草生长及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影响. 李中阳,齐学斌,樊向阳,朱东海,胡超,胡艳玲. 2013

[8]黑土累积磷的释放动力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李佳琪,孙凤霞,孙楠,李然,周宝库,马星竹,徐明岗. 2023

[9]覆膜对高寒阴湿区当归土壤质量、植株生长和杂草发生的影响. 米永伟,龚成文,邵武平,顿志恒. 2021

[10]广东省增城区不同耕地利用类型下赤红壤酸度变化. 蔡泽江,余强毅,吴文斌,文石林. 2021

[11]福建茶园土壤Zn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林琼,颜明娟,李小玲,蔡顺香,邱孝煊,陈子聪. 2012

[12]海南省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及pH的相关性. 李福燕,李许明,吴鹏飞,陈柳燕,郭彬,漆智平. 2009

[13]潴育型水稻土的机械组成与10种元素的关系. 庞金华. 1993

[14]桂中南柑橘园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刘敏竹,易晓曈,杨超,陈香玲,付行政,李果果,彭良志,陈东奎,廖慧红,黄其椿,淳长品,赵洪涛,曹立,何义仲,凌丽俐. 2022

[15]土壤调理剂对雷笋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吴辰晨,吴健平,傅庆林. 2022

[16]海南岛五指山土壤指纹电荷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邓万刚,张甘霖,唐树梅,漆智平,龚子同. 2006

[17]不同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与评价. 冯慧敏,孔德庸,李海渤,苗立新,陈晓远. 2021

[18]保山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与腐殖质组分垂直分布特征. 宋文静,李永亮,王津军,郭应成,孟霖,董建新. 2017

[19]种植年限对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温室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朱荣杰,赵贯飞,杨斌,王世彬,李宝海. 2016

[20]松花江佳木斯段北岸耕地水旱田土壤要素指标变迁. 赵东鹏,马军,李姗姗,李珊珊,张跃华,赵晨晨.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