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道青

作者: 徐道青;郑曙峰;刘小玲;王维;阚画春;陈敏;李淑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机采棉种植模式;适应性;棉花;叶面积指数;产量;品种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23 年 13 卷 012 期

页码: 13-19

摘要: 明确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形态、生理及产量因子变化,为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中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基础.通过2018-2019年大田试验,以'中棉所63F2'(杂交棉品种)低密度(4.5万株/hm2)为对照,研究'中棉所63F2'和'中棉所425'(常规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常规早熟棉品种)等3个棉花品种在高密度(9.0万株/hm2)机采棉种植模式下的品种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铃数及产量均高于对照;'中棉所63F2'单铃重、籽棉产量高于2个常规早熟棉花品种,但未达显著水平.常规早熟棉品种'中棉所425'、'中棉所50'成熟较早、集中成铃,适宜长江流域一年两熟模式下连茬种植.

分类号: S562.04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焕勇,邓福军,李保成,杨宝玉,杨利勇,林海,王新亭. 2009

[2]河南部分棉花品种在新疆库尔勒的适应性分析. 唐中杰,于跃波,杨晓杰,吕淑平,聂利红,谢德意. 2018

[3]胶东半岛地区不同藜麦品种产量及适应性评价. 梁晓艳,衣葵花,李萌,张海洋,李俊林,马兰,李茹霞,王向誉,李佳佳,付娆. 2022

[4]浙江省7个大麦新品种性状和适应性比较. 李忠,朱靖环. 2017

[5]我国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丁国祥,熊洪,曾庆曦. 2003

[6]10个玉米品种对甘肃引黄灌区盐碱地的适应性分析. 姜万礼,杨思存,王成宝,霍琳. 2017

[7]不同鲜食大豆品种在桂西北山区天峨县的适应性评价. 郭昌永,陈渊,梁江,郭小红,韦清源,陈文杰,汤复跃. 2021

[8]棉花不同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比较. 梁昌毅,谢云,王静,蒋争军,买里亚木姑·依斯拉依,唐永淳,唐新燕,邹亚茹,王林,崔建平,张娜,蒋从军. 2024

[9]不同密度及整枝方式对棉花品种(系)产量的影响. 鲁宁宁,陈伟,赵云雷,龚海燕,赵佩,崔艳利,桑晓慧,王红梅. 2017

[10]不同熟性棉花品种棉铃时空分布及产量比较. 王芳,李春梅,张娜,王家勇,马云珍,李玲,郑苍松,徐文修. 2023

[11]种植密度对内蒙古盐碱旱区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罗振,辛承松,咸丰,杨建强,苏和,董合忠. 2016

[12]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产量及其组分的长期预测及技术研究. 王志忠,王兆晓,崔瑞敏. 2000

[13]旱区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差异特征. 张金龙,董合林,陈国栋,胡守林,王雪,赵盼盼,孙勇,万素梅. 2017

[14]北疆几个主栽棉花品种的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郭景红,姚炎帝,赵海,李玉国. 2016

[15]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3018. 张永山,陈伟,李燕,褚丽,刘海菊,郭香墨. 2017

[16]利用数字图像估测棉花叶面积指数. 王方永,王克如,李少昆,肖春华,王琼,陈江鲁,金秀良,吕银亮. 2011

[17]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新疆棉花群体质量的影响. 王刚,韩焕勇,王旭文,陈兵. 2021

[18]棉花高光谱植被指数与LAI和地上鲜生物量的相关分析. 王登伟,黄春燕,马勤建,赵鹏举,郑学勤. 2008

[19]棉花高光谱植被指数与LAI和地上鲜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研究. 王登伟,黄春燕,马勤建,赵鹏举,郑学勤. 2008

[20]麦后直播棉生物学产量、群体叶面积对皮棉产量的影响. 李大庆,徐立华,郑春宁,陈祥龙,杨德银.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