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黄曲霉花生油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杰
作者: 陈杰;徐鹤龙;李锐;李一聪;李少雄;刘晓津;周桂元;杨焕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粤油9号;花生油;黄曲霉降解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8 年 01 期
页码: 66-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高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粤油9号为油料,采用黄曲霉综合控制生产技术能有效控制花生收获前后黄曲霉的污染;在花生油生产过程中采用紫外光降解黄曲霉毒素技术,能最大限度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应用无黄曲霉花生油技术生产花生油,实现花生油的产业化,花生油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分类号: TS225.12
- 相关文献
[1]花生油的抗氧化性研究. 徐鹤龙,陈俊标,方志伟,陈杰,王春玲,彭小江,谢玉钊. 2008
[2]花生油过氧化值和酸值近红外分析模型构建. 张欣,唐月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王志伟,刘婷,王传堂. 2018
[3]"利用花生油下脚料和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杨庆利. 2006
[4]两种冷榨花生油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于淼,周玥彤,马佳慧,石太渊,鲁明,付欣,张良晨. 2019
[5]光皮木瓜原花青素提取物对不同饱和度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吕亭亭,秦召,刘华敏,马宇翔,王守涛,郑永战,汪学德. 2021
[6]3种坚果油的挥发性成分提取及关键风味成分分析. 贾潇,周琦,杨旖旎. 2020
[7]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花生油的工艺优化. 杨庆利,朱凤,张初署,于丽娜,毕洁,禹山林. 2009
[8]我国花生油供求格局及市场走势分析. 周建华,付伟铮. 2011
[9]花生油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孔维威,孔维丽,袁瑞奇,张玉亭,祝秀花,韩玉娥,康源春. 2015
[10]花生油与紫苏种子油脂肪酸组分的比较研究. 胡彦,沈清清,张铁,丁友芳,温春秀,谢晓亮. 2014
[11]羟基酪醇对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梁丰,李雪,王伟,张玉,齐千慧,仪淑敏,李一楠,陈玲婷. 2023
[12]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的危害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李万福,李一聪. 2015
[13]食用抗氧化剂对花生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陈俊标,徐鹤龙,彭晓江,王春玲. 2005
[14]油用花生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其加工适宜性研究. 王丽,刘红芝,刘丽,石爱民,胡晖,杨颖,王强. 2016
[15]利用紫外光降解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 贺冰,毛劲,张奇,张良晓,张文,李培武. 2016
[16]食用植物油流变学特性研究. 杨春英,刘学铭,陈智毅,王思远. 2013
[17]花生油加工去除黄曲霉毒素研究进展. 李万福,冯少光,周立华,李一聪. 2011
[18]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红外预处理温度对花生油香气成分的影响. 魏松丽,黄纪念,张丽霞,孙强,孙晓静,金璐,宋国辉,周泽雯. 2022
[19]压榨花生油的储藏方法与过氧化值的变化研究. 李一聪,李万福. 2015
[20]花生油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叶红,容庭.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生荚果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作者:林伟津;郭泽佳;刘浩;李海芬;王润风;黄璐;余倩霞;陈小平;洪彦彬;李少雄;鲁清
关键词:花生;荚果;QTL;候选基因
-
营口地区设施葡萄棚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和冻害预警研究
作者:陈杰;陈涛;杨久文;宋文锦;王莹
关键词:设施葡萄;棚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冻害;预警技术;辽宁营口
-
水稻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OsSHMT5克隆与功能分析
作者:陈杰;杨天宇;黄新元
关键词:水稻;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OsSHMT5基因;硫元素;硒元素
-
低分子有机酸耦合水分管理对土壤Cd、As形态的影响
作者:尹雪斐;柳赛花;纪雄辉;陈杰;谢运河;潘淑芳;田发祥
关键词:低分子有机酸(LMWOAs);正交试验;有效态Cd;有效态As;植物修复
-
番茄矿质营养元素吸收与积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杰;董舒超;宋刘霞;赵丽萍;王银磊;赵统敏
关键词:番茄;矿质营养元素;重金属;吸收;积累;转运蛋白
-
金针菇PRX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作者:仝宗军;韩星;段昕莲;刘媛媛;林俊彬;甘颖;陈杰;谢宝贵;甘炳成;严俊杰
关键词:金针菇;第Ⅲ类过氧化物酶;子实体发育;表达分析
-
高嘌呤饮食对金黄地鼠血脂变化和病理损伤的影响
作者:贺亮;李庆香子;李锐
关键词:金黄地鼠;尿酸;血脂;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