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区茶树鲜叶中硒累积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豪杰

作者: 张豪杰;郝心愿;周超;王璐;王新超;杨亚军;曾建明;孙冷雪;戴居会;向俊;罗鸿;王朝阳;张贤贵;刘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富硒茶;硒含量;积累特性;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20 年 004 期

页码: 465-4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茶树是富硒植物,饮用富硒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之一.茶叶的硒含量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有关富硒茶区茶树硒积累特性及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以高硒茶区湖北恩施、陕西安康不同地点生产茶园成龄茶树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土壤及植物样品全硒含量等多种指标,明确了根际土壤硒含量对茶树硒分布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富硒区土壤pH、硒含量等9个重要土壤特性相关因子的数值分布规律.通过对186组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和附生茶树新梢组织检测数据进行分组和整体相关性分析,证实了富硒区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59,P<0.01),揭示了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锌含量以及茶叶中硫、锌含量的显著相关,同时对安康和恩施地区的土壤和茶叶硒含量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茶叶硒含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硫含量、硒含量和锌含量的数学模型,模型拟合优度为0.512 6,达极显著水平(P<0.01).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北五味子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李旭,孙文松,刘莹,杨正书. 2024

[2]影响不同杨梅品种果实品质形成的土壤因子差异分析. 孙鹂,郑锡良,梁森苗,张启,俞浙萍,戚行江,张淑文. 2024

[3]贵州普安县优质富硒茶及土壤环境调查. 任明强,赵宾,陈旭辉. 2012

[4]正交试验法优化富硒低糖茶豆浆的加工工艺. 高慧颖,王琦,赖呈纯,林斌. 2019

[5]中国富硒茶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翁蔚,白堃元. 2005

[6]宁化孔坑茶野生基地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策略. 刘新永,马求凤,伊泽文,李其生,邱位平. 2021

[7]施硒处理对富硒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赵丽珍,陈文友,唐颢,罗一帆. 2015

[8]汉滨茶产业"五化"高质量发展对策. 刘芳,陈恒,宋艳芬,陈亮. 2024

[9]水稻幼苗镉积累特征和离体叶片耐镉性的基因型差异. 王龙,杨益新,高子平,尹洁,刘洋,张长波,汤继华,刘仲齐. 2016

[10]茶园土壤类型对铁观音茶叶稀土元素分布和组成的影响. 姚清华,颜孙安,张炳铃,苏火贵,潘怀阳,林虬. 2018

[11]茶园土壤类型对铁观音茶叶稀土元素分布和组成的影响. 姚清华,颜孙安,张炳铃,苏火贵,潘怀阳,林虬. 2018

[12]水稻不同Wx等位基因对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 滕斌,王力,吴敬德,张琛,张瑛. 2014

[13]茶树氟累积特性研究. 马立锋,阮建云,石元值,韩文炎. 2004

[14]多茎鼠麴草对土壤中镉的富集特性研究. 胡容平,林立金,黄廷友,褚旭东,李春财. 2016

[15]大蒜可溶性糖积累与分配特性研究. 王丽慧,方云花,刘青元,李莉. 2014

[16]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施肥措施对红壤木质素积累特性的影响. 冯书珍,陈香碧,何寻阳,董明哲,邱虎森,黄道友,曾希柏,苏以荣. 2015

[17]不同工业大麻品种对田间5种重金属吸收积累特性的比较. 许艳萍,吕品,张庆滢,郭蓉,邓纲,郭鸿彦,杨明. 2020

[18]3种草本能源植物对Zn胁迫的生理响应与积累特性. 李翠,王庆海,肖波. 2013

[19]滩涂垦区不同盐分水平土壤的盐分动态及土壤因子变化. 张蛟,冯芝祥,崔世友,翟彩娇. 2017

[20]生态环境因子对AM真菌孢子形成与分布的作用机制. 孙向伟,王晓娟,陈牧,豆存艳,高飞翔,金樑.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