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马铃薯黑痣病菌融合群类型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帅

作者: 杨帅;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毛彦芝;闵凡祥;王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黑痣病;立枯丝核菌;融合群

期刊名称: 中国马铃薯

ISSN: 1672-3635

年卷期: 2022 年 36 卷 003 期

页码: 228-235

摘要: 为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黑痣病菌融合群类型和分布情况,采用ITS序列分析法分析了2012~2021年采自黑龙江省10个马铃薯种植区的482份马铃薯黑痣病菌株的融合群类型及频率分布.试验共鉴定出5种融合群,其中344个菌株属于AG-3,出现频率为71.37%;70个菌株属于AG-5,出现频率为14.52%;32个菌株属于AG-2,出现频率为6.64%;34个菌株属于AG-4,出现频率为7.05%;2个菌株属于AG-1,出现频率为0.42%.在AG-2和AG-4融合群中分别鉴定出AG-2-1、AG-2-2IIIB和AG-2-2IV以及AG-4-HGI和AG-4-HGII五个融合亚群,出现频率依次为50.00%、6.25%、43.75%和70.59%、29.41%.结合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和融合群类型分析,表明AG-3为优势致病融合群,在全省马铃薯主产区均有分布,同时也反映出黑龙江省马铃薯黑痣病菌融合群类型较为复杂.因此,加强对黑痣病菌融合群类型变化的监测,对更好地进行马铃薯黑痣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黑痣病立枯丝核菌及其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夏善勇,牛志敏,李庆全,张丽娟,盛万民. 2022

[2]立枯丝核菌不同融合群菌株GPD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王艳丽,任衍春,张震,王教瑜,毛雪琴,姜华,邱海萍,柴荣耀,杜新法,孙国昌. 2013

[3]烟草苗期立枯病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 IB全基因组序列资源(英文). 向立刚,蔡刘体,李文红,余知和,汪汉成,穆青. 2023

[4]华北地区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上立枯丝核菌的病原生物学研究. 王朵,谢学文,柴阿丽,石延霞,李宝聚. 2019

[5]新疆6种豆科作物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研究. 杨金红,郭庆元,季良. 2005

[6]宁夏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黑痣病的抗性鉴定. 王喜刚,郭成瑾,张丽荣,沈瑞清. 2018

[7]健攻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田间药效试验. 高润蕾,侯亚光,云晓鹏,徐利敏. 2017

[8]不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防治黑痣病的效果. 张丽荣,郭成瑾,沈瑞清,张华普,王喜刚. 2017

[9]多种药剂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应用效果比较. 王艳霞,陈爱昌,牛树君,漆永红. 2023

[10]北方一季作区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及防控策略. 常来,王文桥,朱杰华. 2010

[11]马铃薯黑痣病防控研究. 杨春,杜珍,齐海英. 2014

[12]不同药剂复合拌种对马铃薯黑痣病和疮痂病的田间防效. 王立,惠娜娜,李继平,郑果,马生彪,吕昭龙,张金奎,李培玲. 2022

[13]几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 张建平,哈斯,程玉臣. 2014

[14]4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试验. 罗海林,闫佳会,侯璐,翁华,魏有海. 2021

[15]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菌核)存活力及地下侵染研究. 王晓娇,曹春梅,逯春杏,许飞,刘秉琦. 2018

[16]马铃薯种薯立枯丝核菌病的形成因素、危害及防治措施. 郝智勇. 2017

[17]2种药剂不同施药方式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效比较. 马永强,李继平,惠娜娜,李建军,王立,周天旺. 2013

[18]马铃薯连作土壤拮抗放线菌研究. 陈杰,郭天文,谭雪莲,朱渭兵,魏晓丽,薛泉宏. 2013

[19]马铃薯种薯催芽、切块和包衣对其立枯丝核菌病的影响. 范国权,喻江,高艳玲,李庆全,张抒,于镇华. 2024

[20]环境因子对马铃薯致病立枯丝核菌AG-3融合群生长的影响. 杨帅,闵凡祥,高云飞,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吕典秋.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