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文波

作者: 白文波;李茂松;张乃洪;李瑞英;刘布春;武永峰;王春艳;王秀芬;宋吉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四川省泸县;洪涝;洪水再生稻;减灾;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气象与环境学报

ISSN: 1673-503X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4 期

页码: 1-5

摘要: 2007年7月8—9日,四川省泸县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嘉明和福集2镇洪水淹没面积多达8 000 hm2,淹没时间为60—92 h,处于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通过野外追踪调查和示范区比较试验,提出在洪灾后结合水稻生育期、淹没时间、淹水深度、植株长势等指标判断水稻受害程度,并以各指标为依据果断采取相应的抗灾、减灾对策。初步分析认为,蓄留洪水再生稻是行之有效的灾后生产自救措施,同时揭示了早割低留桩、晚割高留桩、早割多施肥、晚割少施肥、保持浅水层和防治病虫害是蓄留洪水再生稻的关键技术。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泸县受淹水稻割苗再生技术. 张乃洪,白文波,李瑞英,王明田,宋吉青,李茂松. 2008

[2]基于多时相HJ影像的水稻洪涝灾情和产量监测. 徐鹏,顾晓鹤,邱贺,孟鲁闽. 2014

[3]1971-201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洪涝时空分布特征. 王慧芳,吴立,栾庆祖,郭伟,王芊,邢佩,张硕,高燕虎. 2019

[4]1971─201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洪涝时空分布特征. 王慧芳,吴立,栾庆祖,郭伟,王芊,邢佩,张硕,高燕虎. 2019

[5]1986~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 何学敏,刘笑,殷红,游松财. 2019

[6]洪涝灾害后玉米受害状况及田间管理对策. 周乐乐. 2020

[7]基于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的海南岛洪涝灾害监测. 李海亮,汪秀华,戴声佩,田光辉. 2015

[8]1986~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 何学敏,刘笑,殷红,游松财. 2019

[9]情景驱动的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分析. 赵思健,黄崇福,郭树军. 2012

[10]中国近50年洪涝灾害灾情分析. 李茂松,李森,李育慧. 2004

[11]东北三省农作物洪涝时空风险评估. 赵思健,张峭. 2013

[12]杂交水稻中后期洪涝淹没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张林,熊洪,周兴兵,朱永川,刘茂,蒋鹏,郭晓艺. 2016

[13]利用多源多时相卫星影像对黑龙江省耕地水涝灾害的监测. 张国庆,黄楠,宋茜,莫红. 2014

[14]经济林果水旱灾害综合数据库设计与建设实践:以北方苹果/葡萄水旱灾害为例. 何延波,刘园,姜月清,毛留喜,刘布春,卢业伟. 2022

[15]玉米洪涝灾害发生原因及减灾措施. 吕凯. 2014

[16]受涝早稻割穗留桩蓄留再生稻的生物学特性及救灾效益. 肖小平,汤文光,唐海明,汪柯,程凯凯,郭立君,杨光立. 2017

[17]不同洪淹时长夏玉米田土壤养分的变化. 黄艳丽,苏辉,黄鹏飞,庄静静,周会萍. 2024

[18]农业灾害风险预警技术探索研究——以东北三省农作物洪涝风险为例. 赵思健,张峭. 2013

[19]广西水稻生产防寒减灾的措施与对策. 覃瑞德,李小霞,沈峰杰. 2009

[20]广西水稻生产防寒减灾的措施与对策. 覃瑞德,李小霞.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