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2008年科技宣传成效显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如丹
作者: 李如丹;张跃彬;陈学宽;尹兴祥;高波;张玉兰;罗勇;苏晓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研究;科技宣传
期刊名称: 云南科技管理
ISSN: 1004-1168
年卷期: 2009 年 22 卷 04 期
页码: 31-32
摘要: 长期以来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依靠科技创新支撑云南乃至全国甘蔗糖业的发展,2008年度甘蔗所对科技成果采取了保护而不保密、广泛宣传的措施,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云南甘蔗糖业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速了云南甘蔗科技成果在我国甘蔗主产区的推广应用。
分类号: G322
- 相关文献
[1]广西甘蔗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建议. 李杨瑞. 2020
[2]甘蔗新品种桂糖39号的种性研究(英文). 李翔,唐仕云,黄海荣,经艳,谭芳,邓宇驰,李廷化. 2013
[3]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生长影响因素. 李松,刘丽敏,余坤兴,淡明,刘红坚,谭芳,游建华,黄诚华,唐红琴,戴友铭. 2010
[4]甘蔗花叶病研究现状. 何炎森,李瑞美. 2006
[5]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宣传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对策. 沈银书. 2015
[6]新时代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宣传工作创新发展路径探析-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为例. 李亚男. 2023
[7]提升农科院所科技宣传实效途径研究. 王真栋,孙进昌,廖勇凤,郑科. 2016
[8]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安静,王祥峰,赵滨,刘晓,李明辉. 2012
[9]农业科研院所推进科技宣传工作的着力点探析. 沈银书,姜梅林,周亮. 2015
[10]我院科技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张惜珠. 2010
[11]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宣传工作探析. 张小燕,方骥贤,龚康达,张以山. 2018
[12]努力做好工会工作 为农科院的发展做贡献. 李国凤. 2012
[13]囊虫病免疫诊断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田子玉,蔡亚男,蔡红梅,高明,王巍巍,赵权. 2008
[14]滨海涂地棉田氮磷钾配比的施用研究. 朱乾浩,黄秀国. 1992
[15]标准化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研究. 匡远配,李瑞芬. 2004
[16]基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需要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 赵平,尹毅. 2015
[17]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创农业品牌典型案例研究. 蓝厚凤,王子齐. 2008
[18]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研究述略. 孔晓蕾. 2011
[19]当前关于农村沼气的开发与应用问题的研究. 彭亚民. 2012
[20]甘蓝型黄籽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盐2A的选育与研究. 单忠德,姚立生,严国红,孙红芹,孙明法,王爱民.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蔗生理生化特性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作者:王禹童;刀静梅;杨绍林;李如丹;艾静;邓军
关键词:甘蔗;干旱胁迫及复水;生理生化指标;抗旱性评价
-
高产抗逆甘蔗新品种云蔗102768的选育
作者:任生林;覃伟;陈学宽;黄应昆;姚丽;张静;吴才文;刘家勇;赵培方;赵勇;昝逢刚;夏红明;赵丽萍;赵俊
关键词:甘蔗新品种;’云蔗102768’;抗逆性;选育
-
振动式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挖掘装置设计
作者:陈林;祁玉卓;高波;张亚振;张冰辉
关键词:中药材收获机;振动挖掘铲;静力学分析;运动分析
-
甘薯斑驳坏死病发生的温度效应和防控药剂筛选
作者:王容燕;高波;李秀花;陈书龙;马娟
关键词:甘薯;斑驳坏死病;终极腐霉;杀菌剂;毒力
-
强宿根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云蔗101666的选育与评价
作者:张静;杨昆;吴才文;赵培方;夏红明;昝逢刚;姚丽;覃伟;赵丽萍;陈学宽;刘家勇;赵俊
关键词:甘蔗;新品种;云蔗101666;强宿根;选育
-
噻唑膦与硅肥联合使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马娟;高波;李秀花;王容燕;黄山;陈书龙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噻唑膦;硅肥;增效作用
-
长期施用化肥对红壤磷形态、磷酸酶活性及phoD基因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黄文晶;姜楠;陈晓冬;孙楠;徐明岗;陈振华;张玉兰;陈利军
关键词:化肥;高通量测序;磷;磷酸酶;phoD基因丰度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