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粳稻花优14及其亲本孕穗期剑叶的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储黄伟

作者: 储黄伟;牛付安;程灿;周继华;王新其;罗小金;袁勤;曹黎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杂交粳稻;杂种优势;基因芯片;光合作用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2015 年 37 卷 09 期

页码: 932-9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以孕穗期的杂交粳稻花优14及其母本申9A和父本繁14的剑叶为材料,利用Affymetrix水稻基因组芯片检测了3个样品中的基因表达谱,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亲本相比,杂交粳稻花优14中共有2057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出现了2倍(变化倍数≥2或≤0.5)以上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在光合系统Ⅰ、叶绿体膜和叶绿体被膜等与叶绿体相关的细胞组分中显著富集;同时差异表达基因还在叶绿素合成、叶绿素代谢和类胡萝卜素合成等生物学过程中富集。光合作用效率的改变可能和花优14杂种优势的形成相关。与已报道结果不同,本文在代谢途径分析结果中并没有发现花优14中差异表达基因在碳固定和光合作用等途径中显著的富集,但是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以及淀粉和蔗糖的代谢途径中显著富集。该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杂交组合中,参与杂种优势形成的基因或者代谢途径可能是不同的。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 成志伟,杨剑,李亦群,梁铃,殷绪明,张朝良,杨塞,谢宝贵,曹孟良. 2005

[2]转录组比较分析中棉所63与亲本的叶片和幼蕾基因表达差异. 杨代刚,周晓箭,王海风,孟清芹,裴小雨,张文生,周克海. 2012

[3]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与问题. 浦汉春,周振玲,徐大勇. 2015

[4]黑龙江省杂交粳稻研究的发展策略. 冷春旭,王玉杰. 2019

[5]杂交粳稻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 王才林,汤玉庚. 1988

[6]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张巧凤,许凌,王才林. 2008

[7]寒冷稻作区杂交粳稻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商榷. 吴长明,付秀林. 1993

[8]上海市杂交粳稻品质育种的实践. 全立勇,施标,高卫兵,袁勤. 2000

[9]12个粳稻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评价.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张巧凤,许凌,王才林. 2008

[10]几个杂交粳稻恢复系配合力分析及其利用价值评价. 程灿,周继华,曹黎明,袁勤. 2012

[11]优质杂交粳稻辽优200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全英,张忠旭,华泽田,王彦荣,郝宪彬,苏玉安. 2006

[12]宁夏杂交粳稻优势研究初报. 刘炜,史延丽. 2001

[13]宁夏杂交粳稻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马洪文,王坚,史延丽,刘炜. 2008

[14]北方杂交粳稻品质性状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王昌华,吴天华,张燕之,徐正进,郑文静,赵家铭,王辉. 2011

[15]粳稻优势生态型不同世代恢复系的恢复效果. 王坚,刘炜. 2018

[16]野败型杂交粳稻的研究及育种进展. 杨军,朱旭东. 2009

[17]杂交粳稻品质性状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占新春,郑乐娅,邹禹,钱宝云,张培江,董召荣. 2015

[18]宁夏杂交粳稻优质研究初报. 刘炜,史延丽. 2001

[19]小麦远源杂交种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赵小光,翟周平,尚毅,柴靓,赵鹏涛. 2023

[20]水稻淡黄叶突变体安农标810S基因表达量的初步研究. 王国槐,青先国,郭清泉,宋克堡,李必湖,严明理.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