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贺双梅
作者: 贺双梅;娄伟;佟彤;李晓迪;李楠;李林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名称: 农业开发与装备
ISSN: 1673-9205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79-81
摘要: 科技人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加深,科学技术成为影响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农业科研院所要想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需要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优化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培训工作,从根本上吸引和留住人才,全面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用,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从辽宁省农业科研院所着手,分析当前辽宁省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现状,找出其在激励机制、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农业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发展探讨. 刘志远. 2016
[2]浅析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杜鹃,姜媛媛,徐世艳,吕珂,侯倩倩,王佳江,赵泽民. 2017
[3]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伦理管理策略. 黄丽芸. 2017
[4]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人才协同创新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黄慧,肖扬书,胡晨. 2022
[5]新形势下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王森,杨娟,张瑜,王永霞. 2024
[6]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探析. 彭义杰,杨媛,刘凤芹,殷艺琼,胡广隆. 2015
[7]“以赛促学”模式在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中的应用. 王燕琴,朱建勇,智宇. 2017
[8]新形势下食品质量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王彦波,傅玲琳,韩剑众. 2011
[9]基于CDlO理念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陈迪,潘春玲,景再方,陈菁. 2017
[10]农业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金钊. 2017
[11]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陈迪,潘春玲,景再方,陈菁. 2017
[12]知识经济与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李军,刘益国,龚丽英,陈荣,闻人楚. 2000
[13]浅谈小儿外科专业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涂真真,温晟,华燚. 2021
[14]高校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张业顺,吴堂凤,曹喜涛,张国政. 2018
[15]浅谈如何进一步调动青年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吕杰珍,林壁润,田兴山,杨祁云. 2011
[16]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园艺专业为例. 字学娟,李茂. 2017
[17]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以农科为例. 吴莹,袁新华,敬小军,明俊超. 2017
[18]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廉华,马光恕,刘芳,王彦宏,靳亚忠,王茹华,李丹丹,高玉刚,张军民,曲虹云. 2017
[19]地方综合性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 谌素华,王维民,吉宏武,秦小明,钟赛意,廖森泰,徐玉娟. 2016
[20]农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晔,何兵存,邢培林,胡志全,谢颜,牛静,张治霆,吴莹,李娜.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布鲁氏菌BP26蛋白细菌样颗粒疫苗的制备和免疫学评价
作者:林海;涂飞;李楠;孙洋;姜博文;纪雪;刘军
关键词:表面展示技术;布鲁氏菌;BP26蛋白;细菌样颗粒疫苗
-
马蔺花器官表型特征及色素分析
作者:李楠;田小霞;毛培春;郑明利;孟林;云岚
关键词: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花器官;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色苷
-
特用大豆新品种吉青7号的选育研究
作者:朱旭;李楠;杨春明;禚绍刚;王梓钰;李毅丹;牛陆;贺红霞
关键词:特用大豆;吉青7号;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展望
-
'秋月梨'采后生理特性与薄膜包装保鲜技术研究
作者:冯云霄;何近刚;程玉豆;李楠;王金萧;陈存坤;关军锋
关键词:‘秋月梨’;自发气调包装;乙烯吸收剂;1-甲基环丙烯;品质
-
LIPI-3和LIPI-4共存对致病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的影响
作者:钱瑞宣;李楠;康立超;马勋;刘彩霞;史唯地;寇丽君;任慧杰;祁亚涛;殷中科;刘璐;王静;王正荣;蒋建军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LIPI-3;LIPI-4;毒力;毒力基因
-
不同氮钾施肥量对嫁接苦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婉豫;田丽波;王海新;孙继军;马青艳;徐贵军;李楠
关键词:氮钾施肥量;嫁接苦瓜;生长发育;产量
-
不同氮、钾肥施用量对嫁接苦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婉豫;田丽波;王海新;孙继军;马青艳;徐贵军;李楠
关键词:氮、钾肥施用量;嫁接苦瓜;生长发育;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