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系明恢63、明恢86、航1号及其组合的光合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永生

作者: 朱永生;王颖妲;涂诗航;吴方喜;蔡秋华;郑家团;张建福;谢华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恢复系;光合作用;特性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09 年 7 卷 01 期

页码: 36-4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分析恢复系明恢63、明恢86、航1号及其组合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光合效率表现各异。在抽穗期,汕优63的光合效率最大,为19.2μmol·m-·2s-1,明恢86的光合效率最小,为12.6μmol·m-2·s-1;且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灌浆期,Ⅱ优航1号的光合效率最大,为14.3μmol·m-2·s-1,航1号的光合效率最小,为12.1μmol·m-2·s-1,各品种间差异不如抽穗期显著;成熟期,各恢复系及其组合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测定时间点上也会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太阳光的强度对水稻的光合作用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对各生育期的光合效率的比较,结果表明从抽穗期到成熟期,对于不同品种,其光合效率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都是由高到低。考种及测产结果表明,水稻的光合效率和产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镇稻系列籼型三系恢复系的特性分析. 龚红兵,周义文,李闯,胡春明,盛生兰,刁立平,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 2008

[2]耐寒水稻恢复系Q568的选育及其特性. 周乐良,陈文强,汤鸿钧,伍祥,石帮志,姜萍,黄永兴. 2007

[3]甜橙密植果园光合特性研究. 田世平,欧毅,曹照春. 1991

[4]玉米高光效基因PPDK在籼稻IR64中的整合及其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特性分析. 张建福,Swapan K.Datta,王国英,谢华安. 2006

[5]清香梨幼树和成年树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盛宝龙,常有宏,姜卫兵,李晓刚,颜志梅. 2007

[6]低温胁迫下聚糠萘合剂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徐田军,董志强,兰宏亮,裴志超,高娇,解振兴. 2012

[7]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8]对赤霉素不敏感恢复系杂稻组合黔优568的制种技术. 周乐良,石邦志,伍祥,张上都. 2012

[9]杂交水稻耐寒恢复系G406选育及特性. 周乐良,伍祥,石邦志,陈文强. 2011

[10]杂交向日葵高油恢复系选育方法. 陈玉海,张子义,包海柱,王曙光. 2003

[11]糯高梁杂交种"晋糯2号". 刘国强. 2013

[12]饲粮兼用高梁杂交种辽饲杂4号. 王德生. 2007

[13]水稻除草剂敏感基因导入恢复系的研究. 朱启升,王安东,杨前进,李布青,张德文,许家平. 2000

[14]籼稻恢复系镇恢129的选育及利用. 龚红兵,盛生兰,刁立平,陈亮明,杨图南. 2000

[15]粳稻三系亲本杂种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孔宪旺,袁彩勇,王健,袁生堂,汤述翥. 2009

[16]油菜强优势恢复系HF15的选育及应用. 侯燕,侯国佐. 2012

[17]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恢复系5735R的选育. 李敏,张瑞茂,陈大伦,汤晓华. 2009

[18]耐冷杂交稻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伍祥,周乐良,陈文强,石帮志. 2006

[19]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优良恢复系6958 R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 2011

[20]甘蓝型油菜显性雄性核不育材料三系选育. 王华,赵继献,候国佐,张瑞茂.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