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种间关系预测评估稻菜轮作区地表水中吡虫啉的生态风险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华东

作者: 谭华东;王传咪;吴秋敏;崔艳梅;武春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表水;吡虫啉;网络种间关系预测;物种敏感度分布;水生生物;生态风险;稻菜轮作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22 年 24 卷 006 期

页码: 1473-14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吡虫啉(imidacloprid)在我国(亚)热带地表水体中频繁被检出,然而因本土水生生物相关毒理学数据严重缺乏,目前关于其在热带常见作物系统周围水体中生态风险的评估明显不足.本研究基于网络种间关系预测(web-interspecific correlation estimation,Web-ICE)结合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曲线,通过获取本地水生生物急性毒性风险阈值——5%物种危害质量浓度(HC5),利用风险商值法(risk quotient,RQ),评估了吡虫啉在海南省澄迈县稻菜轮作区地表水中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海南省澄迈县稻菜轮作区地表水中吡虫啉的HC5值为4.30 μg/L,其中有41.7%水样的RQ值高于1,且中位数和最大浓度对应的RQ值明显高于我国其他区域地表水,表明吡虫啉残留对所研究区域地表水中水生生物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在稻菜轮作过程中,4月份作物播种期(92.3%水体RQ>1)、蔬菜种植期(平均RQ=2.53,68%水体RQ>1)和澄迈中部区域水体中的吡虫啉呈现较高的生态风险,表明吡虫啉长期/脉冲输入造成其生态风险具有显著的时空和作物特征,因此需对该农药在该区域稻菜轮作实践中进行分种植期、分区域合理使用和限制使用.

分类号: TQ450.26%S482.3

  • 相关文献

[1]澄迈冬季蔬菜种植区地表水体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谭华东,王传咪,吴秋敏,崔艳梅,武春媛. 2022

[2]“123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加庆阳,徐润生,吕业成,蒙辉远,周少川,李康活. 2006

[3]稻菜轮作下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慧,余端,杭晓宁,马连杰,廖敦秀,卢文才. 2023

[4]不同安全利用技术对琼北地区稻菜轮作系统镉削减的效果. 黄锋,邢建平,符少怀,潘攀,吴琳,刘贝贝,陈淼. 2022

[5]菜场夏闲田一季中晚稻耕作栽培模式研究. 黄庆,刘怀珍,陆秀明,李康活,周少川. 2010

[6]重庆半旱式稻菜轮作示范研究及技术推广建议. 姚雄,张巫军,李经勇,唐永群,段秀建. 2019

[7]不同水源膜下滴灌对玉米性状及地温的影响. 范雅君,吕志远,田德龙,郭克贞,鹿海员,郑和祥. 2013

[8]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地表水中5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研究. 刘慧东,孙言春. 2018

[9]沼液灌溉对农田土壤及产地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李华,罗娜,马洁,李凝玉,陈喜靖,沈阿林,郭彬,傅庆林. 2019

[10]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地利用响应研究. 乔悦,国巧真,吴欢欢,臧金龙,彭程. 2020

[11]四川丘陵农区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与污染现状评价. 张晴雯,陈红琳,郑盛华,吴铭,梅旭荣,刘定辉. 2016

[12]三江源黄河地表水水环境现状评价. 石红霄,卢素锦,李鹏,杨艳莉. 2009

[13]上海市崇明岛养殖场周边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特征. 赵晶,毕春娟,陈振楼,施庆,李林茹,姚春霞. 2017

[14]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土壤及地表水中无机氮的短期效应. 李明德,刘琼峰,曾艳,黄科延. 2012

[15]柱前衍生化GC-MS法分析地表水中全氟羟酸. 贾立明,曲有鹏,姜波,杜英秋,李基明. 2015

[16]四川丘陵农区典型小流域地表水水质变化规律与污染现状评价. 张晴雯,陈红琳,刘定辉. 2014

[17]利用生物制剂处理北京动物园富营养型地表水的初步研究. 王迎春,王立刚,耿旭,任天志. 2005

[18]贵州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杨兴,姚俊杰,袁家谟,李正友. 2009

[19]白龙江水生生物现状调查及水质评价. 王伟,张家波,王龙涛,闵文武,李博. 2016

[20]贵州省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规划. 杨兴,姚俊杰,袁家谟,李正友.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