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土磷库组成及累积磷的消耗转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斗斗

作者: 郭斗斗;张珂珂;黄绍敏;宋晓;张水清;岳克;郭腾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潮土;累积磷有效性;磷转化;缓效磷库;生物耗竭;磷地力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4 年 30 卷 001 期

页码: 87-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长期施用磷肥致使潮土中累积了大量的磷,为精确管控和合理利用累积磷素,我们研究了小麦-玉米连续种植下,停止使用磷肥后磷库的组成和消耗转化特征.[方法]本研究依托位于河南新乡的"国家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基地"进行,连续 26 年施用不同量磷肥,处理间土壤磷积累量差异很大.利用单个处理或两个处理耕层土壤混合的方法,制备Olsen-P含量分别为 6.7、14.3、27.6、55.4、72.3 mg/kg的土壤(分别记为L1、L2、L3、L4、L5),用于进行微区耗竭试验,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在耗竭试验的5 年间,测定了土壤全磷、Olsen-P和各磷库组分含量.[结果]潮土磷库中无机磷占比超过 90%,L5 处理土壤中的有效磷库组分Resin-P、NaHCO3-Pt、NaOH-Pt含量分别为L1 的 5.0、3.5、2.8 倍.L1 处理(缺磷土壤)的有效磷组分在全磷中的比例仅为 10.4%,而难利用磷组分(C.HCl-Pt,Residual-P)的比例高达 24.0%;L5 处理(高磷土壤)有效磷组分比例高达 20.6%,难利用组分比例低至 14.3%.缓效磷组分(D.HCl-Pi)在全磷中的比例基本维持在 66%.有效磷水平高于农学阈值(L2 处理)之后,Resin-P组分才开始增加,增加量占有效磷库增加量的17.3%~22.6%.磷库耗竭过程中,有效磷库是作物吸收的第一磷库,且以Resin-P、NaHCO3-Pi、NaOH-Pi的先后顺序被利用.Resin-P、NaHCO3-Pi、NaOH-Pi每消耗 1 mg/kg,Olsen-P分别减少 1.3、0.7 和 1.0 mg/kg.有效磷库组分与缓效磷库、难利用磷库组分可以互相转化.5 年耗竭过程中,L1 处理有 18.0 mg/kg难利用磷转化为D.HCl-Pi,L2、L3 处理分别有 22.3 和 7.2 mg/kg D.HCl-Pi转化为有效态磷,提升了土壤累积磷素的生物有效性;而L4、L5 处理分别有 29.9 和 43.1 mg/kg有效态磷组分转化为D.HCl-Pi,降低了土壤累积磷的生物有效性.[结论]随着土壤Olsen-P水平的提高,有效磷库组分Resin-P、NaHCO3-Pt、NaOH-Pt占比增加,难利用磷库占比减少,而缓效磷库占比高且稳定.有效态Resin-P在Olsen-P超过农学阈值后才开始累积.作物吸收可促进缺磷土壤难利用磷库组分转化为缓效磷库组分,中磷土壤缓效磷库组分转化为有效磷库组分,最终土壤累积磷素均被活化利用;而高磷土壤中 30%以上的有效磷库组分被转化为缓效磷库组分,作物奢侈吸磷量显著增加,造成一定的磷肥养分浪费.中磷土壤是维持磷资源高效利用和作物高产的最佳磷库组成状态.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赤红壤旱地钾素的生物耗竭. 姚建武,艾绍英,柯玉诗,段炳源,周修冲. 2002

[2]施肥对潮土肥际微域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 喻田甜,彭思利,朱劲,宝德俊,袁玲. 2014

[3]长期施肥对潮土有机碳含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刘明钟,张爱君,魏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4]基于长期施肥下潮土磷素演变及农学阈值的研究. 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5]长期施用化肥对潮土甘薯生物量累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6]潮土中磷锌交互作用机制探讨及磷对锌吸附-解吸的影响. 刘芳,刘忠珍,刘世亮,介晓磊,化党领. 2011

[7]不同施磷量对山东三大土类磷有效性及磷素淋溶风险的影响. 张英鹏,于仁起,孙明,李国生,李彦. 2009

[8]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潮土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佟小刚,黄绍敏,徐明岗,卢昌艾,张文菊. 2009

[9]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任顺荣,邵玉翠,高宝岩,王德芳. 2006

[10]外源铬(Ⅲ)在潮土和红壤中的形态转变特征及模型拟合. 郑向群,郑顺安,李晓辰,刘书田. 2012

[11]基于长期施肥下潮土磷素演变及农学阈值的研究. 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12]长期不同施肥对潮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王会,诸葛玉平,娄燕宏. 2018

[13]津郊潮土磷素组成及其演变规律的定位研究. 姚炳贵,姚丽竹,王萍,张玺,王德芳. 1997

[14]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津郊潮土长期定位试验. 王德芳,姚炳贵,高宝岩,吕伟. 2002

[15]天津“宝坻三辣”增施钾 硫肥效果试验. 刘佐,周艺敏,刘振元,杨连志,李秋菊. 2006

[16]利用反射光谱及模拟多光谱数据定量反演北方潮土有机质含量. 王延仓,顾晓鹤,朱金山,龙慧灵,徐鹏,廖钦洪. 2014

[17]不同土壤类型下杂交籼稻地上部器官对重金属镉和铅的富集特征. 范中亮,季辉,杨菲,吴琦,张卫建. 2010

[18]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影响. 任顺荣,邵玉翠,高宝岩,王德芳. 2006

[19]天津几种潮土吸磷和解磷特性研究. 潘洁,陆文龙,王德芳. 1995

[20]叶菜类蔬菜土壤铬(Ⅲ)污染阈值研究. 郑向群,郑顺安,李晓辰.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