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宏伟
作者: 王宏伟;梁业红;史振声;张世煌;葛云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幼胚;农杆菌介导;遗传工程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1 年 19 卷 03 期
页码: 73-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携带pCAMBIA1301(含GUS基因)质粒的EHA105菌株侵染玉米优良自交系齐319的幼胚,培养3 d后,借助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幼胚转化的部分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农杆菌侵染液最佳浓度OD600为0.4~0.6,最适合用于转化的幼胚大小为直径1.5 mm,最佳侵染时间为20 min,GUS瞬时表达率为23.46%。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陶传涛,丁在松,李连禄,石云鹭,赵明. 2008
[2]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麦幼胚获得抗除草剂再生植株. 梁雪莲,孙毅,郭平毅,刘惠民,刘少翔,王景雪,解志红,孙丹琼. 2003
[3]中国小麦品种农杆菌介导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完善与利用. 夏兰琴. 2008
[4]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5]玉米幼胚和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内源激素的比较. 贾小霞,王汉宁,孔维萍,梁慧光,张金文. 2009
[6]建立玉米幼胚高效再生体系的研究. 李金红,霍岩,付莉,陶承光,史振声. 2017
[7]玉米幼胚农杆菌高效转化体系的构建. 霍岩,李金红,付莉. 2017
[8]影响玉米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有关因素研究. 孙红炜,尚佑芬,杨崇良,赵玖华,路兴波,王升吉. 2002
[9]玉米不同部位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比较研究. 张微,王良群,刘勇,郝艳芳,杨伟,白鸿雁,武擘. 2017
[10]活性炭促进玉米幼胚离体培养幼苗生长与发育的转录组分析. 王金萍,孙果忠,王海波. 2017
[11]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颖君,刘茜,胡梦芸,高慧敏,李辉. 2011
[12]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 郭新梅,张晓东,韩立新,陈耀锋. 2007
[13]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 李金红,付莉,关晓溪,霍岩,陶承光,史振声. 2018
[14]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特性的评价. 张红伟,张红梅,郑祖平,刘汉梅,刘亚娟,谭振波,陈刚. 2004
[15]玉米幼胚转基因受体系统的建立. 余桂容,杜文平,余尧颖,赵直,彭正松,徐利远. 2010
[16]玉米幼胚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 徐利远,余桂容,王一,钟昌松. 2007
[17]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特性的研究. 张红梅,刘小红,张红伟,刘欣洁,陈刚,谭振波. 2004
[18]农杆菌介导的BcWRKY2基因原位转化玉米茎尖的初步研究. 曹士亮,李文滨,王石,林忠平,卢翠华. 2013
[19]农杆菌介导的抗草甘膦基因(sxglr-11)的玉米遗传转化. 马云霞,王秀红,白建荣,孙毅,任志强,史向远. 2009
[20]农杆菌介导的梭梭BADH基因转化玉米的研究. 母养秀,甘晓燕,聂峰杰,宋玉霞.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山东地方梨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综合评价
作者:焦慧君;董冉;董肖昌;冉昆;王宏伟;关秋竹;魏树伟
关键词:梨;山东省;种质资源;果实性状;香气
-
新玉梨在山东费县的引种表现与配套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宋清芳;王宏伟;董冉;焦慧君;魏树伟;冉昆
关键词:新玉梨;费县;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
51个山东山楂地方品种果实糖酸组分与含量分析
作者:王小阳;魏树伟;安梅荣;梁光普;冉昆;王宏伟
关键词:山楂;地方品种;果实;高效液相色谱;可溶性糖;有机酸
-
油莎豆快速繁殖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王晓龙;钟鹏;杨曌;柴华;李莎莎;徐艳霞;吴玥;高海娟;王宏伟;王建丽;李伟;王若丁;孙蕊;李莉;张杨
关键词:油莎豆;无菌苗;茎尖分化;快速繁殖;生根
-
基于代谢组学比较分析5个栽培种梨叶片代谢物的差异
作者:焦慧君;冉昆;董冉;董肖昌;关秋竹;王宏伟;魏树伟
关键词:梨;叶片;次生代谢物质
-
油莎豆的应用价值及其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龙;钟鹏;杨曌;来永才;王宏伟;徐艳霞;柴华;李莎莎;吴玥;高海娟;王建丽
关键词:油莎豆;应用价值;组织培养;存在问题
-
拖拉机作业工况参数检测系统研究
作者:王宏伟;温昌凯;刘孟楠;孟志军;刘智勇;罗长海
关键词:拖拉机;作业工况参数;检测系统;Lab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