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美芳
作者: 陈巨莲;原国辉;雷振生;吴政卿;赵献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表面蜡质;植食性昆虫;植物保护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09 年 18 卷 03 期
页码: 1155-1160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植物表面蜡质的最初角色是防止植株体内水分的散失和外界水分的进入,其分布的部位、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复杂性与复杂的生态角色相对应。植物表面蜡质的物理化学特性能够抵抗各种各样生物与非生物侵害,这些侵害包括真菌病害、植食性昆虫、太阳射线、冻结温度等。植物表面蜡质还是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捕食者和寄生者相互作用的竞技场,其特有的化学成分和形态学特征赋予它特有的生态机能,这些机能之一便是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相互作用的媒介。植物表面蜡质的物理结构和数量能够影响植食性昆虫的附着和移动。表面蜡质可通过影响天敌对植食性害虫的捕食,从而间接影响植食性害虫的行为。表面蜡质提取物和单一的蜡质成分能够刺激或者抑制植食性昆虫产卵、活动和取食。烷烃、蜡酯、游离脂肪醇和酸等脂肪族化合物是表面蜡质的主要成分,在植食性昆虫选择寄主植物中,长链脂肪族化合物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芳香族化合物也影响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植食性昆虫较少在光滑蜡质少表现型的作物上取食,在光滑蜡质少表现型的作物上,表面蜡质的数量少,化学组分和形态学特征也不同。研究光滑蜡质少作物抗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助于阐明植物表面蜡质在植物与昆虫之间所起的作用。表面蜡质的理化特性能够改变害虫与寄主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农业影响,已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垂叶榕叶片表面蜡质化学组分及蓟马锉吸胁迫对其含量的影响. 余德亿,姚锦爱,黄鹏,陈峰,康文斌. 2013
[2]硅对植物抗虫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魏春光,侯茂林. 2012
[3]昆虫共生微生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王渭霞,朱廷恒,赖凤香. 2021
[4]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的生态调控作用. 陈巨莲,程登发,Frederic Francis,刘勇,孙京瑞. 2012
[5]挥发性化合物介导的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级营养级互作机制及应用. 王冰,李慧敏,操海群,王桂荣. 2021
[6]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对植食性昆虫的行为调控. 孙晓玲,高宇,陈宗懋. 2012
[7]基于转录组和代谢组探究植物应答干旱和植食性昆虫的研究进展. 冯振,郑春燕,薄玉琨,李烨华,朱峰. 2024
[8]茶树挥发物的研究进展. 张辉,刘丰静,李慧玲,王定锋. 2012
[9]植食性害虫及其天敌的定向行为研究进展. 林海清,陈少波. 2009
[10]绿叶挥发物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高宇,孙晓玲,金珊,张正群,边磊,罗宗秀,陈宗懋. 2012
[11]氮肥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及其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的诱导. 吕仲贤,俞晓平,Kong Luen HEONG,胡萃. 2006
[12]镉胁迫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的影响. 王杰,刘莎,甘甜,邸宁,王甦,李元喜. 2023
[13]虫害诱导挥发物的生态调控功能. 王国昌,孙晓玲,董文霞,蔡晓明,陈宗懋. 2010
[14]植食性昆虫对植物的反防御机制. 严盈,刘万学,万方浩,王进军. 2010
[15]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机理及行为调控策略. 张永军,吴孔明. 2008
[16]昆虫与寄主植物营养关系的DNA分子追踪. 包伟方,曾娟,杨益众,陆宴辉. 2016
[17]植物营养对植食性昆虫行为与发育的影响. 侯茂林,黎家文. 2006
[18]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侯茂林,文吉辉,黎家文. 2007
[19]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定向行为研究进展. 赵冬香,高景林,陈宗懋. 2004
[20]化学信息介导的昆虫产卵行为及机制研究进展. 董婉莹,陈瑞朋,吴基楠,王冰,王桂荣.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广适小麦品种郑麦13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杨攀;徐福新;周正富;雷振生;吴政卿;李生堂;程广永;李文旭;秦毛毛
关键词:高产;广适;小麦;郑麦136;选育
-
延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探讨-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延津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为例
作者:罗鹏;李秀杰;张翔;郭腾飞;吴政卿;常高正;田云峰;李生堂
关键词:延津县;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院县共建
-
麦二叉蚜唾液蛋白基因Sg1655时空表达谱及其抑制小麦防御反应的功能
作者:孙钰;张雨濛;刘晓蓓;陈巨莲;张勇;解海翠
关键词:麦二叉蚜;唾液蛋白;Sg1655;基因克隆;序列比对;时空表达谱;功能分析
-
荻草谷网蚜ABCG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于苗苗;张思宇;宋国锋;陈巨莲;解海翠;范佳
关键词:荻草谷网蚜;ABC转运蛋白;蜕皮激素;基因克隆;表达谱
-
不同大麦品种B-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作者:赵永英;赵献林;相志国;张丹;杨红珊;张玉杨;王美芳
关键词:大麦;B-醇溶蛋白;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
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369的选育
作者:李文旭;徐福新;时夏;刘聪聪;吴政卿;杨会民;张笑晴;倪雪峰;朱高纪;雷振生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郑麦369;选育
-
混合实验仪(Mixolab)评价筛选优质饺子粉
作者:秦毛毛;王雯斐;刘艳喜;常阳;周正富;雷振生;吴政卿
关键词:饺子粉;聚类分析;配粉;混合实验仪;目标指数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