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常用杂交水稻及其恢复系对短日照处理的反应(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毛昌祥

作者: 石瑜敏;周行;宋智萍;韦善富;谢丽萍;韦仕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稻;恢复系;感温;感光

期刊名称: 广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8161

年卷期: 2006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358-361

摘要: 在2004年初步试验的基础上,选用了广西常用的感温和感光型杂交水稻组合和恢复系及两个常规稻共16份材料在2005年继续进行短日照处理,以观察短日照处理对一些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日照处理明显缩短了感光型材料的生育期,减少了主茎叶片数和平均每穗总粒数。短日照处理降低了感光型材料的单株产量,但遮光提高了感温型材料的单株产量。在本试验中,无论是感温型还是感光型材料,短日处理对它们的株高、穗长、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小区产量都没有大的影响。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感光型杂交稻泰优2328的选育与应用. 周鹏,涂诗航,郑菲艳,郑轶,董瑞霞,王洪飞,陈春霞,郑家团. 2018

[2]杂交稻新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胡荣华,王牡丹,王海凤,张书标,马洪丽. 2011

[3]两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材料对白背飞虱抗性的研究. 刘光杰,寒川一成,蒲正国,杨英松,谯青春,沈君辉,谢雪梅,陈仕高,石敦贵. 2003

[4]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 王丰. 2020

[5]杂交稻米质性状的亲本配合力分子标记鉴定. 刘小川,王渭霞,陈深广,余柳青. 2005

[6]特异株型恢复系R456配组的两个杂交组合的抗寒性. 孙灿慧,姜萍,金帮文,倪克鱼. 2003

[7]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水稻灌浆期、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林纲,赵德明,王丽,贺兵,江青山,张杰. 2017

[8]江西水稻空间育种进展及前景. 陈武,付江帆,吴天顺,黎毛毛,芦明. 2009

[9]类回交育种的思考及拓展.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 2017

[10]中籼杂交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特性观察研究. 陈多璞,石英尧,吕凯,丁超尘. 2001

[11]转基因抗虫性水稻恢复系选育及特性分析. 陆贤军,何树林,陈晓娟,卢代华,孙淑霞,李治华,刘光春,张义正,任光俊. 2008

[12]优质杂交稻恢复系稻瘟病抗性初步评价. 卢礼斌,叶宁,郑向华,何琴,杨德卫,刘成德,蒋家焕,叶新福. 2011

[13]水稻恢复系南恢397的选育和应用. 王乌齐,陈美容,江文清,陈泳和,刘端华. 1999

[14]不同光照对一化性柞蚕解除滞育的影响. 王庆忠. 2008

[15]感光对一化性柞蚕101品种化性影响的调查简报. 涂祥敏,王庆忠. 2005

[16]光照条件影响柞蚕“一化二放”的对比试验. 王庆忠. 2008

[17]一化性柞蚕秋季制种解除滞育最佳条件的研究. 王庆忠,冯世华. 2009

[18]短日处理对感光型杂交稻组合性状的影响. 石瑜敏,宋智萍,韦仕邦,周行,韦善富,谢丽萍. 2005

[19]优质高产水稻新组合金优57选育应用. 卢礼斌,何琴,蒋家焕,叶新福. 2008

[20]节水抗旱杂交稻品种亲本花期调节技术. 杜兴彬,夏龙平,余新桥.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