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亚洲季风区的再生稻栽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Jouke S.wigboldus
作者: Jouke S.wigboldus;王利华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农史
ISSN: 1000-4459
年卷期: 1992 年 04 期
页码: 23-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一、引言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些大田作物实行再生栽培——收获从根芽上生长出来的再生植株。尽管再生栽培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栽培方法、至少对香蕉和甘蔗是如此,但这种一种而多获只是到了近期才成为系统探究的课题(Pluckett等,1970)。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谷物的再收获问题仍几乎未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然而从一战时起,研究亚洲稻(Oryza sativa)的学者们逐渐开始发现所谓“再生稻”的存在(杨,1940),并将发展再生稻栽培视作亚洲季风区提高粮食生产的一种可能的甚至是很有希望的途径。自从绿色革命以来,人们对灌溉条件下的再生稻栽培进行了许多研究,其成果足以为再生稻栽培这项能够降低成本、并显然易于提高生产率的技术开辟充满希望的前景(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1988)。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爪哇虫草菌JS001浸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和防御褐飞虱的影响
作者:牛洪涛;张志春;赵冬晓;王娜;王利华;陈丹艳;郭慧芳
关键词:爪哇虫草菌;水稻;稻飞虱;选择行为;生物防治
-
江淮地区机械旱直播粳稻与机插秧粳稻病虫草害发生差异
作者:鲍海波;刘宝生;周长勇;徐晴玉;鞠佳菲;罗光华;王利华;方继朝
关键词:江淮地区;粳稻;旱直播;机插秧;移栽;病虫草害;发生差异
-
低聚木糖对伊拉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郭贽豪;刘公言;王利华;高淑霞
关键词:低聚木糖;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免疫;抗氧化
-
灰飞虱脂肪酶LsLPS的原核表达及Ni-NTA纯化
作者:王利华;张玉;郑州廷;曹越;纪锐;方继朝
关键词:灰飞虱;脂肪酶;LsLPS基因;原核表达;Ni-NTA纯化
-
灰飞虱共生真菌P450过量表达介导的吡虫啉抗药性
作者:张月亮;刘宝生;王利华;侍甜;方继朝
关键词:灰飞虱;共生真菌;P450;吡虫啉;过量表达;抗药性
-
二化螟36 d标准化饲养技术与管理体系
作者:罗智心;姚静;张茹;王利华;罗光华;方继朝
关键词:二化螟;水稻害虫;人工饲养;技术规范
-
褐飞虱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特性和功能
作者:潘磊;王利华;朱凤;韩阳春;王培;方继朝
关键词:褐飞虱;小分子量热激蛋白;温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