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琼中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林林

作者: 赵林林;吴志祥;孙瑞;杨川;符庆茂;唐梦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橡胶林

期刊名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4-390X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886-8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橡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理化性状间的关系,为中国植胶区土壤质量和天然橡胶产业高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琼中大丰农场5种林龄(2、9、12、27和31龄)橡胶林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用农化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机碳组分含量。【结果】(1) 9龄橡胶林土壤pH最高,31龄橡胶林土壤含水量最高且容重最低,各林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低于、等于和高于全国水平。(2)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总有机碳含量为4.58~8.52 g/kg,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为1.72~4.66 g/kg,稳定态有机碳含量为2.05~3.27 g/kg,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为0.23~0.48 g/kg。(3)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稳定态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21和0.333。【结论】27和31龄橡胶林因林下积累有机物较多,其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高于低林龄橡胶林;2龄橡胶林因刚定植,林下植被裸露,12龄橡胶林因已开割,因此,有机物流失均较多。

分类号: S714.2

  • 相关文献

[1]不同龄级橡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影响因素. 赵林林,吴志祥,孙瑞,杨川,符庆茂,谭正洪. 2021

[2]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甲烷排放的影响. 吴家梅,霍莲杰,纪雄辉,谢运河,田发祥,彭华,朱坚,官迪. 2017

[3]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 李婧,迟凤琴,魏丹,金梁,李玉梅,郭文义,徐猛. 2016

[4]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张瑞,张贵龙,姬艳艳,李刚,常泓,杨殿林. 2013

[5]多年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刘莉莉,马忠明,吕晓东. 2013

[6]耕作方式对绿洲灌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影响. 马忠明,吕晓东,刘莉莉. 2015

[7]保护性耕作对南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土壤碳库特性的影响. 张岳芳,孙国峰,周炜,胡宇容,王鑫,陈留根,郑建初. 2015

[8]灌淤土农田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对施肥措施的响应. 赵营,郭鑫年,罗健航,陈晓群,马芸. 2016

[9]不同放牧退化阶段大针茅草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及其来源研究. 任瑾涛,张璞进,吴英,朱蔚娜,金正亮,张艳丽,宝文智,清华. 2021

[10]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白娜玲,吕卫光,李双喜,郑宪清,张娟琴,张海韵,周胜,孙会峰,张翰林. 2019

[11]黑土水溶性有机碳对有机物料还田的响应. 魏丹,蔡姗姗,李艳,金梁,王伟,李玉梅,白杨,胡钰. 2020

[12]含腐植酸褐煤对盐碱土水溶性有机碳及玉米幼苗长势的影响. 顾鑫. 2021

[13]平菇培养料发酵度快速测定指标的建立. 孔维丽,郭家稳,刘芹,齐曼,崔筱,李亚楠,高玉千,邱立友,张玉亭. 2021

[14]深松与秸秆覆盖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碳组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 2024

[15]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高盼,申慧波,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2024

[16]茶园与相邻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 范利超,韩文炎,李鑫,李治鑫. 2015

[17]长期不同施肥管理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的影响. 廖敏,彭英,陈义,谢晓梅,吴春艳,唐旭,刘玉学,杨生茂. 2011

[18]桃园生草对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库组分的影响. 王耀锋,邵玲玲,刘玉学,吕豪豪,陈庆飞,廖敏,杨生茂. 2014

[19]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影响. 高盼,王宇先,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2024

[20]长期施肥下灰漠土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研究. 杨金钰,刘骅,王西和,贾宏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