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引黄灌区玉米茬耕层土壤状况调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霍琳

作者: 霍琳;王成宝;杨思存;姜万礼;温美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地;土壤耕层;犁底层;养分状况;甘肃引黄灌区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51-56

摘要: 在甘肃引黄灌区选择60个典型玉米地,对其土壤耕层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引黄灌区玉米地平均耕层深度为22.5 cm,比我国土壤平均耕层(16.5 cm)高6.0 cm,犁底层平均厚度为9.1 cm.0~40 cm土层容重在1.36 g/cm~3左右,孔隙度在48.5%左右.0~45cm土壤紧实度200~2 450 kPa,靖会灌区显著高于其他灌区,景电、兴电、刘川灌区相差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94~15.64 g/kg,全氮含量为0.84~1.24 g/kg,碱解氮含量为47.14~60.56 mg/kg,速效磷含量为14.28~33.57 mg/kg,速效钾含量为156.50~185.84 mg/kg,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外,其它指标均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分类号: S158%S513

  • 相关文献

[1]辽西地区土壤耕层及养分状况调查分析. 白伟,孙占祥,郑家明,刘洋,侯志研,冯良山,杨宁. 2011

[2]玉米地杂草的出苗规律. 叶照春,杨雨环,朱峰,何永福,陆德清,李鸿波. 2015

[3]耕作方式对甘肃引黄灌区灌耕灰钙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霍琳,杨思存,王成宝,姜万礼,温美娟. 2019

[4]玉米/鹰嘴豆间作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灌耕灰钙土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柴博,李隆,杨思存,陈英,王成宝. 2015

[5]深松深度对灌耕灰钙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李晓丽,王成宝,杨思存,蔡立群,霍琳,温美娟,姜万礼. 2021

[6]浅谈玉米地养鹅技术. 张艳. 2022

[7]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杀虫剂应用研究. 吴祖银,张超礼,危信民,赵恒,王卫国,胡正远,康宁,谭冬庄,慕希旺. 1987

[8]杀鼠混剂防制玉米地鼠害试验. 梁俊勋,彭承沂. 1993

[9]不同耕作措施对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杨思存,王成宝,霍琳,姜万礼,温美娟. 2019

[10]新疆地区玉米地残膜回收现状及建议. 刘涛,牛长河,蒋永新. 2023

[11]灌耕灰钙土耕层物理性质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成宝,霍琳,温美娟,杨思存. 2021

[12]东部半山区玉米前期栽培管理. 郭法申,方向前. 2007

[13]土壤耕层构建技术及其机具研究. 聂影. 2013

[14]四川不同植烟区耕层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肖钰,高峻,李斌,陈玉蓝,凌爱芬,宋文静,丛萍,董建新. 2020

[15]牛粪秸秆堆肥替代20%全量化肥对麦玉轮作系统耕层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潘秀燕,王建超,郑念,许纪东,张玉亭,陈朝霞. 2022

[16]耕作方式对东北雨养区农田水热与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宋振伟,郭金瑞,任军,闫孝贡,郑成岩,邓艾兴,张卫建. 2013

[17]秸秆还田和施肥对耕层土壤养分变异的影响. 郭建华,邢竹,李春杰,韩宝文. 2003

[18]丛枝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及其在紫花苜蓿上的研究展望. 张瑞,于林清,孟根花,李重祥,张宇,乌恩. 2009

[19]四川省12县粮田土壤耕层结构和养分特征研究. 田效琴,李卓,刘永红,景勇,唐佳. 2023

[20]玉米机械全幅深松与旱作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浅析. 赵洪祥,邹云峰,冯士成,边少锋.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