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料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杰

作者: 张杰;贾志宽;李国领;罗诗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降解膜;普通地膜;液态膜;土壤水分;水分利用效率;集雨种植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0 年 38 卷 12 期

页码: 133-140+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比较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材料地膜覆盖的集雨效果,为选择高效集雨保墒、环保无污染的覆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8-2009年于渭北旱塬选用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3种材料,在玉米不同时期进行覆盖(生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以不覆盖的传统平作为对照,比较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含水量、温度及玉米生长发育、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5~10cm土层土壤平均温度分别增加了1.6和1.3℃,0~200cm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增加了7.8%和7.3%,玉米生育期普遍提前,株高和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液态膜覆盖表现不稳定。2年试验中,玉米生育期覆盖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处理的籽粒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9.96%,19.67%和4.77%,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30.67%,29.69%和7.36%;周年覆盖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籽粒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3.75%,23.90%和5.3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2.06%,31.59%和8.44%;生育期和周年覆盖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的增产作用均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覆盖生物降解膜和普通地膜均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生物降解膜可以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土壤水温、谷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罗世武,李凯,来幸樑,程炳文. 2022

[2]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利用效率的研究. 李瑞平,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王浩,刘武仁. 2015

[3]旱地不同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7

[4]灌溉频次对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马利利,李正鹏,汪文成,韩梅,严清彪,蒋福祯. 2019

[5]小麦和苜蓿套作种植对土壤水分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恩慧,穆阳阳,何亚男,张晓红,杨慎骄. 2020

[6]不同方式周年覆盖对黄土高原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的调控效应. 吴杨,贾志宽,边少锋,王永军. 2018

[7]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丁晋利,魏红义,杨永辉,张洁梅,武继承. 2018

[8]不同海拔麦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靖华,亢秀丽,马爱平,王裕智,崔欢虎,张建诚. 2019

[9]保护性耕作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李俊红,吕军杰,丁志强,张洁,姚宇卿,蔡典雄,吴会军,于新峰. 2014

[10]不同复种油菜-轮作模式对马铃薯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谭雪莲,郭天文,张平良,曾骏,刘晓伟. 2021

[11]黄淮海北片模拟增加和降低温度对麦田地温、水分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靖华,马爱平,亢秀丽,王裕智,崔欢虎,张建诚. 2020

[12]立式深旋松耕对半干旱区饲草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13]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路战远,赵沛义,高宇,刘广华,栗艳芳. 2019

[14]深松深度对南疆滴灌棉田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的影响. 王亮,郭仁松,吾买尔江?库尔班,田立文,林涛,郑子漂,徐海江,孔繁阳,崔建平. 2020

[15]不同播期对江苏徐州地区冬小麦土壤水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轲,张利华,吴世明,张仁祖,张会云. 2020

[16]黄淮海北片麦田微喷灌水量对土壤贮水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亢秀丽,靖华,马爱平,王裕智,崔欢虎. 2019

[17]长期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7

[18]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唐劲驰,黎健龙,唐颢,曾浩. 2014

[19]深松耕作对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刘战东,刘祖贵,宁东峰,秦安振,南纪琴,张霄,肖俊夫. 2015

[20]深松耕作对夏玉米生长生理指标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刘战东,秦安振,刘祖贵,南纪琴,肖俊夫.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