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四种镰刀菌毒素的ELISA检测及毒素污染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杰
作者: 刘太国;高利;朱宝成;陈万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ELIS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伏马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9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106-112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为明确镰刀菌毒素在小麦中的污染与分布状况,选取以四种镰刀菌毒素的特异性抗体制备的ELISA试剂盒,检测了来自全国范围内的183个冬小麦、46个春小麦品种(系)样品中的镰刀菌毒素含量,并对不同麦区小麦样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伏马(fumonisin)、单端孢霉烯醇(T-2)和玉米赤霉烯酮(ZON)四种毒素含量及污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小麦品种(系)中镰刀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但污染水平较低,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四种镰刀菌毒素中以DON毒素为主,其平均含量为73.87μg/kg。不同麦区间DON、fumonisin和T-2毒素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ZON毒素的含量在麦区间差异不显著(P>0.05),东北春麦晚熟组、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和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镰刀菌毒素总体含量较高。DON与ZON毒素污染率在麦区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fumonisin与T-2毒素污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不同麦区间,东北春麦晚熟组的DON毒素的含量和污染率均为最高。
分类号: S435.121
- 相关文献
[1]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抑制动物生长作用的研究进展. 郭璞,黄德玉,刘相莲,程古月,戴梦红,袁宗辉,王旭. 2016
[2]霉菌毒素单独或联合暴露对睾丸间质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凌阿茹,孙玲伟,孙诗谣,戴建军,张德福,杨俊花,赵志辉. 2020
[3]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霉菌毒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梁晓维,李发弟,张军民,马悦培,赵青余,高红亮. 2014
[4]吉林省粮油产品中B类生物毒素的污染状况及暴露评估. 陈婷婷,李胜男,王莹,刘笑笑,魏春雁. 2021
[5]浙江省主要青粗饲料霉菌毒素残留检测分析. 郑会超,黄新,吴建良,姜俊芳,宋雪梅,蒋永清. 2014
[6]二合一分子印迹亲和柱净化-HPLC法检测玉米中的伏马毒素(FB)和玉米赤霉烯酮(ZEN). 尹丽梅,李倩倩,杨海舰,柳家鹏,冯忠华. 2013
[7]小麦及其制品加工过程主要真菌毒素含量的变化. 李娜,孙辉,唐朝晖,段晓亮,方秀利. 2014
[8]小麦和玉米中生物毒素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方法的验证及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比较. 李为喜,张妍,孙娟,王步军. 2013
[9]谷物中DON、ZEA毒素的净化、检测、毒性与生物脱毒技术的研究. 吴丽,王步军. 2014
[10]真菌毒素性质及免疫原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孙亚宁,侯玉泽,邓瑞广,胡骁飞,王磊,赵丽娜,职爱民,刘庆堂,张改平. 2010
[11]T-2毒素完全抗原制备及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郉云瑞,孙亚宁,姚静静,王英华,郝慧芳,柴书军,李俊鹏,胡骁飞. 2018
[12]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检测谷物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罗瑞峰. 2011
[13]赤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李华,祭芳,徐剑宏,王裕中,史建荣. 2007
[14]农产品与饲料中T-2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研究. 李静,马飞,李培武,张奇,丁小霞,张文. 2014
[15]T-2毒素在马铃薯品种对镰刀菌干腐病抗性评价中的应用. 贺付蒙,单玮玉,赵潇璨,武佳文,朱元芳,周磊,石奇海,刘娣,李凤兰. 2021
[16]T-2毒素的危害及脱毒研究进展. 宋佳,范寰,闫雪,王文杰,赵晨. 2020
[17]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生物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朱晓慧,陆启荣,胡嗣祎,王旭. 2021
[18]陕西病区粮食真菌及其毒素在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因中作用的比较研究. 毕华银,张矢远,罗毅,冯建林,吴绍熙,匡开源,史士英,杨进生,王治伦,郭雄. 2001
[19]粮油产品T-2毒素单克隆抗体研制及应用. 张亮,李培武,张奇,张文,杨青青,朱建国. 2015
[20]T-2毒素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陈慧英,杨俊花,罗爱琼,郭文博,韩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百万亩种植占比及来源分析
作者:董晓慧;李贺;刘立超;魏中华;谢树鹏;孙中华;门龙楠;宗天鹏;高利;潘文静;王翠玲
关键词:大豆;玉米;水稻;品种变化;品种来源
-
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g4418的毒性验证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马骏豪;文智伟;郭笑维;王昕;刘琦;高利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g4418;毒性验证;亚细胞定位
-
2019-2020年苏浙皖三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结构分析
作者:李泓甫;华为;朱靖环;高利;陈万权;刘太国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鉴别寄主材料;抗叶锈基因;致病类型;毒性频率;毒性多态性
-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探讨
作者:金振国;单大鹏;沈海军;高利;董晓慧;魏中华;石运强
关键词:玉米;育种;创新;解决对策
-
270份冬麦品种(系)对光腥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作者:王昕;沈煜洋;张子豪;马骏豪;高海峰;刘太国;刘琦;高利
关键词:小麦光腥黑粉菌;抗性评价;冬小麦;农艺性状
-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害灾变机制与综合防控研究进展:2018年-2022年
作者:刘文德;代玉立;邵小龙;张昊;陈华民;靳怀冰;刘文文;彭焕;张丹丹;李智强;钱国良;刘太国;陈捷胤
关键词:农作物病害;灾变机制;综合治理;监测预警;绿色防控
-
小麦矮腥黑粉菌g9890基因编码效应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许停;刘太国;高利;陈万权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g9890;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