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偃麦附加系Z1和Z2中外源染色体2Ai-2的结构组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增燕

作者: 张增燕;辛志勇;陈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偃麦;附加系;染色体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2001 年 01 期

页码: 50-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分类号: Q343.2

  • 相关文献

[1]小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00年4月22―28日)-小偃麦附加系Z1和Z2中外泊染色体2Ai―2的结构组成. 张增燕,辛志勇. 2001

[2]甘蓝型油菜-萝卜附加系中萝卜染色体的(dp)RAPD标记. 丁云花,BUDAHN Holger,简元才,PETERKA Herbert. 2007

[3]智利大麦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刘成,宫文英,李豪圣,刘爱峰,宋健民,宋国琦,李根英,刘建军. 2015

[4]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黑麦染色质. 张辉,贾继增. 1996

[5]小偃麦部分双二部体及其异附加系异源染色体的GISH分析. 吉万全,张学勇. 1999

[6]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不亲合性和不育性的探讨. 李春宇,周璇,闫小丹,赵海滨,李集临,张延明. 2014

[7]具有再生特性的小麦材料筛选与细胞学分析. 程天灵,温辉芹,张立生,裴自友. 2010

[8]小偃麦的创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程舒唯,王惠,赵心宇,于晓宁,高岐玉,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丁佳蕊,张会新,张延明. 2023

[9]小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00年4月22―28日)-抗大麦黄矮病的小偃麦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 辛志勇,张增燕. 2001

[10]小麦与披碱草远缘杂交的研究. 仇松英,史忠良,武计萍,孟兆萍,高海燕. 2008

[11]小偃麦渗入系F_2分离群体HMW-GS遗传分析. 李建波,李欣,乔麟轶,郭慧娟,詹海仙,任永康,畅志坚,张晓军. 2014

[12]小麦、偃麦草和小偃麦同工酶及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刘润堂. 1992

[13]抗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分析. 王乐,张晓军,郭慧娟,乔麟轶,詹海仙,李欣,畅志坚,孙美荣. 2013

[14]晋春13号春小麦新品种的选育. 孙振,马慧英,罗志昌,郭凤琴,安建勇. 1998

[15]小偃麦异代换系抗病基因的鉴定及其SSR分子标记. 刘爱峰,李豪圣,刘建军,程敦公,宋健民,王洪刚. 2008

[16]小麦与披碱草的杂交亲和性及杂种F_1的育性研究. 仇松英,史忠良,武计萍,孟兆萍,高海燕. 2008

[17]抗大麦黄矮病的小偃麦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 辛志勇,张增燕,陈孝,林志珊. 2001

[18]矮败小麦与小偃麦亚远缘杂交育种研究通报. 郭凤琴,郭庆瑞. 2002

[19]小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00年4月22―28日)-中字系列小偃麦遗传材料的培育、遗传分析和利用. 孙善澄,白建荣. 2001

[20]芸薹属B基因组异附加系材料高效鉴定体系的创建. 谭晨,朱开元,向依,李再云.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