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Gx与致弱株Gt多聚蛋白的原核表达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宏雷

作者: 高宏雷;高玉龙;李俊山;张宁;王笑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多聚蛋白;表达

期刊名称: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6 年

页码: 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单层衣壳,无囊膜,呈20面体立体对称,其直径55~65nm。IBDV的基因组由A、B两个片段的双链RNA组成,基因组中小片段(B)编码VP1,大片段(A)编码两个开放阅读框,大阅读框编码病毒蛋白前体NH2—VPX—VP4—VP3—COOH,本文写为VP243,VPX进一步加工为VP2,VPX、VP2和VP3形成病毒衣壳。小阅读框编码非结构蛋白VP5。VP1是病毒RNA聚合酶,VP2和VP3是IB-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株VP2基因在重组腺病毒中的表达. 潘群兴,王永山,何孔旺,欧阳伟,王晓丽,王忠灿,唐雨德. 2010

[2]IBDV VP3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鉴定. 张改平,席俊,王选年,乔宏兴,张华,王丽,郭军庆. 2005

[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5的原核表达、多抗制备及初步应用. 韩金泽,牛鑫鑫,王国栋,葛成菲,张玉龙,黄萌萌,许萌萌,于航博,刘润杭,韩京哲,吴子文,于晓雪,高玉龙,李留安,祁小乐. 2024

[4]鸡源CD154分子功能区的表达. 段雨路,韩春燕,么帅,高玉龙,祁小乐,高立,李凯,刘长军,张艳萍,高宏雷,王永强,王笑梅. 2016

[5]IBDV抗原表位与VP2组合基因的分子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周宇,王永山,范红结,欧阳伟,唐雨德,王忠灿. 2010

[6]新型兔出血症病毒(RHDV2)研究进展. 谭永贵,朱杰,郭慧敏,孟春春,李传峰,陈宗艳,刘光清. 2015

[7]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王升吉,尚佑芬,杨崇良,李长松,赵玖华,路兴波,孙红炜. 2001

[8]一株鹅源坦布苏(Tembusu)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 陈玉环,殷秀辰,张云. 2012

[9]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多聚蛋白基因遗传结构分析. 宋文菲,沈登荣,杨爽,梁铖,张学文. 2015

[10]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细胞受体研究进展. 李乔木,李娅丽,赵绪永,朱礼倩,田小辉,刘运超,王爱萍. 2009

[11]MTT比色法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中的应用. 崔言顺,马秀丽,张秀美,黄兵. 2003

[1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株的分子鉴定. 詹丽娥,陆冰洋,刘华栋,王彩先,唐娟,詹海杰,李芹,王建忠,丁壮. 2013

[1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晓丽,钱晶,马孙婷,王晶宇,夏兴霞,诸玉梅,郑素雅,王永山,欧阳伟. 2020

[1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江苏分离株的鉴定及其致病特征分析. 揭鸿英,朱亚露,毕志香,赵阳,何家惠,侯继波,于漾. 2017

[15]不同方法对鸡胚和法氏囊中囊病病毒抗原含量的检测比较. 王川庆,梁宏德,郭军庆,乔宏兴,王彦斌,左新桐,熊书海,卢俊峰,刘红英,金铖. 2001

[16]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结构蛋白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晓丽,王永山,欧阳伟,夏兴霞,潘群兴,毕振威,诸玉梅. 2018

[17]IBDV和NDV共感染对DF-1细胞的协同致病作用. 钱晶,欧阳伟,王晶宇,王晓丽,夏兴霞,诸玉梅,王永山. 2019

[18]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非结构蛋白VP5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张宁,高宏雷,高玉龙,李俊山,冉多良,王笑梅. 2006

[19]我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分析研究. 范林进,王雨龙,吴甜甜,李凯,姜楠,高玉龙,高立,刘长军,崔红玉,潘青,张艳萍,刘玉凤,孙先本,刘俊启,王笑梅,祁小乐. 2019

[20]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P5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互作宿主细胞蛋白的筛选. 王念,张礼洲,陈玉明,卢珍,高立,高玉龙,王永强,高宏雷,刘长军,崔红玉,李凯,王笑梅,祁小乐.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