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SPF鸡转录组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施少华

作者: 施少华;陈珍;程龙飞;傅光华;傅秋玲;刘荣昌;万春和;陈红梅;黄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鸭源;禽流感病毒;H7N9亚型;转录组学

期刊名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0 年 01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了分析鸭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SPF鸡后宿主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以鸭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SPF鸡,收集肺脏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得到差异表达基因740个,其中上调基因有602个,下调基因有138个.GO条目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免疫应答反应和炎症反应等.经KEGG数据库比对注释及富集分析显示有7个通路富集显著,其中Toll-like信号通路有11个基因表达上调,分别为IL-6、TLR4、PIK3、IRF7、MD-2、IRF5、MYD88、CD86、STAT1、TLR2和CCL4,NOD-like受体信号通路有7个基因表达上调,分别为IRF7、CTSB、P2RX7、CYBB、PSTPIP1、HSP90AA1和NAMPT.结论鸭源H7N9亚型病毒感染SPF鸡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在Toll-like信号通路中, TLR4在MD-2的协助下被激活,随后依赖MYD88途径激活下游的IRF5,继而引起CCL4、IL-6显著表达.同时NLRP3炎症体在H7N9亚型病毒感染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不同基因型禽Ⅰ型副粘病毒致病性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傅光华,刘友生,黄瑜,程龙飞,施少华,陈红梅,万春和,林芳,林建生. 2011

[2]两株不同疾病型鸭呼肠孤病毒部分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陈仕龙. 2013

[3]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DS15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宫晓华,李琦,李传峰,张莉,唐井玉,刘光清,王桂军. 2017

[4]野鸭源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姜莉莉,祁小乐,高玉龙. 2014

[5]转录组学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江新凤,刘本英,李友勇,李洪波. 2018

[6]杨梅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倪海枝,陈方永,王引,任正初. 2015

[7]转录组学在牧草上的应用进展. 王飞,刘林波,高天歌,高鲤,包爱科,王锁民. 2019

[8]多组学关联分析作物耐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李洁,姚晓华. 2019

[9]烟蚜茧蜂滞育关联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 安涛,张洪志,韩艳华,陈红印,张礼生. 2017

[10]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崔一平. 2021

[11]二代测序技术在水稻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高阳,薛大伟,钱前,高振宇. 2015

[12]粗糙脉胞菌降解水稻秸秆初期转录组分析. 游灵杰,李银水,龚阳敏,顾炽明,胡小加,李越,廖星,秦璐. 2023

[13]调控动物表型microRNA 在分子育种中新的重要标记. 王辰,赵为民,牟玉莲. 2013

[14]甜菜组学技术研究进展. 耿贵,吕春华,於丽华,李任任,王宇光. 2019

[15]杂草抗药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李健,李美,高兴祥,房锋,董连红. 2016

[16]韧皮部取食昆虫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严盈,彭露,郭建洋,万方浩. 2012

[17]反油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录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邱斌,孙文佳,刘玮,徐同成,刘丽娜,宗爱珍,贾敏,杜方岭. 2018

[18]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陈柳宏,赵春雷,王希,李彦丽,丁广洲,陈丽. 2022

[19]茎尖离体培养小黄姜变异株品质特征及转录组学分析. 侯颖辉,王少铭,罗莉斯,李晋华,冷家归,汪志燚,李德文. 2023

[20]侧孢短芽孢杆菌S2-31拮抗下细辛叶枯病菌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刘亚苓,于营,鲁海坤,雷慧霞,隋昕,郭靖.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