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带和热带玉米群体全基因组选择和杂种优势候选位点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玲

作者: 周玲;熊威;胡俏强;戴惠学;赵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温热带玉米;全基因组选择;杂种优势;关联分析;候选位点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19-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基于187份种质资源材料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开发了120 583个高质量SNP变异位点,通过这些位点可以将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187份玉米种质划分为两大类群,分别为包含100份材料的温带亚群和包含87份材料的热带亚群。通过对温带和热带玉米群体选择信号的遗传分化分析,检测到3 664个受到选择的位点。选取187份材料中已报道能在温/热亚群形成杂种优势的135份代表性自交系,其中75份来自温带玉米自交系,60份为热带玉米系,基于两大杂种优势群进行杂种优势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果鉴定出2 407个杂种优势候选位点不均匀分布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整合选择信号检测和GWAS分析结果,共识别出1 153个受到选择的杂种优势相关位点,其中,619个位点与26个已报道的杂种优势相关QTLs一致。功能注释发现与候选位点紧密连锁的324个候选基因大部分都具有功能,其中包含61个重要的转录因子。根据GO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候选基因主要参与了很多对杂种优势形成有贡献的关键生化代谢途径,包括氮化合物代谢、叶酸代谢、糖酵解、发育过程的负调控及转录调控等重要生物学途径。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反刍动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张顺进,寇浩玮,丁晓婷,刘贤,蔡雯雯,张子敬,施巧婷,茹宝瑞,雷初朝,黄永震. 2021

[2]植物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英文). 孙琦,李文兰,陈立涛,赵勐,李文才,于彦丽,孟昭东. 2016

[3]基于黄河鲤体质量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模型评估. 方家璐,海佳薇,周林燕,徐庆磊,冯莉,许建. 2024

[4]国内外肉牛遗传评估体系概况. 朱波,李宏伟,周姵诺,李倩,高翰,王泽昭,汪聪勇,蔡文涛,徐凌洋,陈燕,张路培,高雪,高会江,李俊雅. 2021

[5]基于显性模型的基因组选择中贝叶斯方法研究. 王延晖,朱波,李俊雅. 2017

[6]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王亚琦,孙子淇,郑峥,黄冰艳,董文召,汤丰收,张新友. 2018

[7]整合生物学先验信息的全基因组选择方法及其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袁泽湖,葛玲,李发弟,乐祥鹏,孙伟. 2021

[8]我国动物生物育种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 熊明民,杨亚岚,阮进学,王冰源,张艳敏,周荣,李奎. 2016

[9]紫花苜蓿 QTL 与全基因组选择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康俊梅,张铁军,王梦颖,张怡,杨青川. 2014

[10]作物智能设计育种-自然变异的智能组合和人工变异的智能创制. 汪海,赖锦盛,王海洋,李新海. 2022

[11]我国肉牛种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引智对策. 徐哲,高雪,张军民,李俊雅. 2016

[12]基因编辑及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梁楚炎,巫明明,黄凤明,翟荣荣,叶靖,朱国富,俞法明,张小明,叶胜海. 2024

[13]玉米单倍体工程化育种研究进展和展望. 衡燕芳,范开建,陈绍江,黎亮. 2022

[14]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肉牛育种中的应用. 成海建,姜富贵,张清峰,苏文政,刘方圆,孔淑慧,宋恩亮. 2018

[15]植物数量性状全基因组选择研究进展. 邵俊明,周瑞阳,黄开健. 2012

[16]机器学习全基因组选择研究进展. 李竟,张元旭,王泽昭,陈燕,徐凌洋,张路培,高雪,高会江,李俊雅,朱波,郭鹏. 2024

[17]烟草基因组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蒋家乐,余文,程崖芝,巫升鑫,石好琪,李彩月,丁安明,王卫锋. 2024

[18]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郭莹,化青春,虎梦霞,王勇,袁俊秀,杨芳萍. 2023

[19]群体构成方式对大豆百粒重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 马岩松,刘章雄,文自翔,魏淑红,杨春明,王会才,杨春燕,卢为国,徐冉,张万海,吴纪安,胡国华,栾晓燕,付亚书,王曙明,韩天富,张孟臣,张磊,苑保军,郭勇,Jochen C.REIF,江勇,李文滨,王德春,邱丽娟. 2018

[20]基因组选择在绵羊育种中的应用. 赵志达,张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