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的作用机制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雄英

作者: 袁会珠;覃兆海;陈小霞;齐淑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丁吡吗啉;致病疫霉;生物活性;作用机制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07 年 9 卷 04 期

页码: 72-78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丁吡吗啉(pyrimorph)是一种结构新颖的杀菌剂,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休止孢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066、0.059和0.550μg/mL,但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弱,其EC50值为9.78μg/mL。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经丁吡吗啉处理后的菌丝分枝相对较少,分枝间距拉长,但对菌丝直径无影响;从致病疫霉对番茄叶片的侵染过程来看,丁吡吗啉浓度为100μg/mL时,处理24h后在叶片表面只能看到少量休止孢萌发,96h后未产生孢子囊。丁吡吗啉在1μg/mL和10μg/mL时对菌丝体细胞膜的电导率无影响,但当浓度为50μg/mL时其电导率值明显上升;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100μg/mL浓度下,其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的蛋白质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其菌丝体内的DNA合成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分类号: S482.2

  • 相关文献

[1]20%丁吡吗啉悬浮剂对番茄晚疫病防效的初步研究. 周夫辰,赵梅素,刘玉升,袁会珠. 2007

[2]新型杀菌剂丁吡吗啉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初探. 袁会珠,覃兆海,齐淑华,孙丽鹏. 2007

[3]离子钛对致病疫霉生物活性的影响. 朱雷,黄云,李洪浩,陶向,席亚东,沈学善. 2020

[4]微生物来源的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王开梅,梁英,杨自文. 2017

[5]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arnesene及其类似物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秦耀果,杨朝凯,凌云,陈巨莲,段红霞,杨新玲. 2019

[6]水产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林善婷,胡晓,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陈胜军,赵永强,李春生,潘创. 2020

[7]海参皂苷结构特征及其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煜珺,郑杰,刘东竹,于笛,李龙,傅志宇,刘桂英,周遵春. 2024

[8]芝麻酚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马丛丛,许继取,赵思琪,杨蓓,杨陈,黄庆德. 2019

[9]海参肽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 李龙,傅志宇,姜鹏飞,于笛,方梓蓥,刘煜珺,郑杰. 2023

[10]β-环糊精对丁吡吗啉的包合作用. 王健,刘吉平,王明安,袁会珠,覃兆海. 2009

[11]丁吡吗啉与其苯基类似物的电子结构特征比较. 冯振高,李畅,袁会珠,覃兆海. 2010

[12]多功能性农用杀菌剂的研究与应用. 肖玉梅,李畅,周一卉,韩小强,万川,袁会珠,闫小婧. 2013

[13]新型杀菌剂丁吡吗啉对烟草黑胫病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徐传涛,彭勇,谢强,屈旭,冯超. 2018

[14]植物介导的RNA干扰引起马铃薯晚疫病菌基因的沉默. 任琴,王亚军,郭志鸿,李继平,谢忠奎,王若愚,王立,惠娜娜. 2015

[15]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 丁海滨,卢扬,邓禄军. 2006

[16]5种南药植物提取物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 王红刚,陈银华,林江,耿梦婷,张瑞,邱煜荣,王文桥. 2020

[17]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与分布. 王立,惠娜娜,李建军,马永强,周天旺,李继平,朱小琼,国立耘. 2013

[18]不同寄主致病疫霉菌群体遗传结构的SSR比较分析. 陈昌盛,李本金,黄灿强,许旭萍,陈庆河,翁启勇. 2010

[19]福建省部分地区马铃薯致病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祝雯,付海静,杨丽娜,陈庆河,翁启勇,詹家绥. 2013

[20]致病疫霉对缬菌胺敏感基线的建立及抗性风险评估. 杨坡,吴杰,路粉,赵建江,毕秋艳,韩秀英,李洋,王文桥.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