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AP2/ERFs超家族的重新鉴定及在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的差异表达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海波

作者: 张海波;郑云柯;付毛妮;张建斌;贾彩红;李新国;刘菊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蕉;AP2/ERFs;全基因组分析;果实成熟;差异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861-8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重新鉴定香蕉A基因组中的AP2/ERF家族成员,研究其在香蕉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的差异表达特性,明确可能参与香蕉果实成熟调控的关键基因。【方法】对香蕉A基因组中AP2/ERF家族成员进行系统进化、结构特征、蛋白质特性、保守结构域分析和两大类主栽品种巴西蕉(AAA)和粉蕉(ABB)果实采后成熟不同阶段的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AP2/ERFs家族共有317个家族成员,分为AP2(49个)、ERF(253)和RAV(15)三个亚家族,他们不均匀地分布在染色体上。根据保守结构域和基因结构特征,ERF又分为a、b、c、d、e、f、h、i、j和k共10个亚类。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在巴西蕉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差异表达的AP2/ERFs家族成员有77个,其中高水平表达的有MaERF15、36、42和AP2-28。在粉蕉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差异表达的AP2/ERFs家族成员有74个,其中高水平表达的有MaERF42和AP2-28。同时在巴西蕉和粉蕉果实成熟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有57个,其中高水平表达的基因有MaERF15、42和AP2-28,只在巴西蕉果实中特异表达的有20个,只在粉蕉中特异表达的有17个。【结论】重新鉴定了香蕉AP2/ERFs超家族成员及其在果实后熟过程中的差异表达特性,为系统深入解析香蕉AP2/ERF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对为调控香蕉果实成熟提供靶标基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分类号: S668.1

  • 相关文献

[1]巴西蕉AP2/ERF超家族全基因组分析. 侯晓婉,胡伟,徐碧玉,金志强,张鲁斌. 2017

[2]乙烯与果实成熟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晓颖,胡伟,徐碧玉,金志强. 2008

[3]香蕉果实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后熟转录因子MaMADS2互作蛋白筛选. 王川,盛鸥,窦同心,李斌,胡春华,杨乔松,邓贵明,董涛,李春雨,易干军,毕方铖. 2023

[4]香蕉一个Ⅲ类酸性几丁质酶基因与果实成熟关系的研究(英文). 刘菊华,徐碧玉,张建斌,贾彩红,金志强. 2010

[5]香蕉泛素结合酶基因与果实成熟关系的研究. 王园,王甲水,谢学立,雷晓明,金志强. 2010

[6]细粒棘球绦虫3-羟基酰基-CoA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其不同阶段的差异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县锦雯,王炜烨,王芸菲,陆宝燕,张艳艳,孟季蒙,王正荣,薄新文. 2020

[7]花生生长素抑制蛋白AhARP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于树涛,吴金桐,孙泓希,任亮,于洪波. 2016

[8]高羊茅FaGF14-B和FaGF14-C基因的克隆与差异表达分析(英文). 王小利,吴佳海,李小冬,舒健虹,刘晓霞,王舒颖,蔡一鸣. 2015

[9]花生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许静,潘丽娟,李昊远,王通,陈娜,陈明娜,王冕,禹山林,侯艳华,迟晓元. 2021

[10]利用cDNA-RAPD技术分析籼稻光敏核不育基因的差异表达. 江树业,方宣钧,陈启锋. 1998

[11]鲤鱼白细胞介素-8全长cDNA的克隆、鉴定及其差异表达分析. 谭业平,孙晓义,卢强,李莲瑞,邓洪宽,付宝权. 2008

[12]SCoT分子标记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翟秀明,唐敏,邬秀宏,张军,侯渝嘉. 2018

[13]甜糯玉米籽粒不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谱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高志方,周玲,梁帅强,张体付,戴惠学,朱英,赵涵. 2024

[14]miR395abcd与其靶基因ATRX在不同耐寒木薯品种中对低温响应的差异性分析. 曾长英,周玉飞,彭明. 2015

[15]红麻HcAOC1基因克隆及响应茉莉酸甲酯的表达模式分析. 李宏伟,尤婧祎,周步进,李敏,刘一丁,康浩东,王颐宁,廖小芳,周瑞阳. 2023

[16]陆地棉TL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张华崇,张文蔚,简桂良,李蔚. 2019

[17]具有Ⅲ型分泌系统的Pseudomonas moraviensis FP1761植物益生功能及其全基因组分析. 廖开吉,罗媛,夏振远,魏海雷,曾凯芳. 2020

[18]沪农灵芝1号全基因组分析和演化比较. 龚明,鲍大鹏,唐传红,张劲松. 2016

[19]无色杆菌77的基因组构成及其趋化和耐药特性. 李霁虹,荆玉玲,马桂珍,郭荣君,李世东. 2022

[20]潘那利番茄GRF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析. 戴麒,徐瑞强,李宁,王柏柯,王娟,黄少勇,帕提古丽·艾斯木托拉,余庆辉.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