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对抚仙湖周边农田土壤剖面和浅层地下水中氮累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叶远行

作者: 叶远行;陈安强;李林;闵金恒;王炽;闫辉;张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休耕;氮储量;浅层地下水;土壤剖面;抚仙湖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3225-323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减少外源氮投入能有效降低农田土壤氮累积和地下水氮污染,休耕是减少外源氮投入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探讨农田休耕对土壤剖面和浅层地下水中氮累积的影响,以抚仙湖周边农田土壤剖面和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休耕前(2017年12月)和休耕后(2020年8月和2021年4月)农田0~100 cm土壤剖面氮累积和浅层地下水中氮浓度的变化及其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休耕显著降低了土壤剖面氮含量和储量,休耕后0~30、30~60和60~100 cm土壤剖面TN、ON、DTN、NO3--N和NH4+-N含量分别降低18.4%~36.5%、16.1%~26.8%、54.0%~130.2%、59.5%~90.8%和60.1%~110.6%.休耕前0~100 cm土壤TN、ON、DTN、NO3--N和NH4+-N储量分别为(17.20±0.97)t·hm-2、(15.50±1.23)t·hm-2、(0.68±0.06)t·hm-2、(266.8±31.17)kg·hm-2和(18.7±3.04)kg·hm-2,休耕后各形态氮储量分别下降了25.5%、23.3%、44.7%、80.1%和59.9%.休耕也改变了浅层地下水中氮浓度和形态构成,休耕后地下水中TN、ON、NO3--N和NH4+-N浓度分别下降了88.4%、82.7%、92.1%、65.8%,ON/TN和NH4+-N/TN从休耕前的26%和6%升高至休耕后的39%和17%,而NO3--N/TN从休耕前的61%降至休耕后的41%.地下水氮浓度和形态变化与休耕前后土壤中DTN、NH4+-N、NO3--N和地下水中p H、ORP、DO等因素密切相关.可见,休耕有效降低了农田土壤剖面氮累积,缓解了浅层地下水氮污染,有利于防止高原湖泊的水质恶化.

分类号: X523%X53

  • 相关文献

[1]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土壤剖面氮库变化及平衡特征. 王娜,范美蓉,刘双全,赵士诚,赵英,仇少君,何萍,周卫. 2016

[2]云南省澄江县药用维管植物多样性及保护利用初探. 段涵宁,田琴,王艳萍,邓国宾,张金渝,李璐. 2022

[3]甘肃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动态和分配格局. 岳军伟,关晋宏,邓磊,张建国,李国庆,杜盛. 2018

[4]长期有机培肥模式下黑土碳与氮变化及氮素矿化特征. 邵兴芳,徐明岗,张文菊,黄敏,周显,朱平,高洪军. 2014

[5]水稻小麦种植模式下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氮的垂直变化及氮储量. 李双来,胡诚,乔艳,陈云峰,刘国际,石红磊. 2010

[6]福州地区7年生柑橘果园生态系统的碳氮储量. 吴志丹,王义祥,翁伯琦,蔡子坚,温寿星. 2008

[7]地下水漏斗区休耕等节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河北省衡水市辖区为例. 庞昭进,刘梅,曹九生,陈永,李伟,郭安强,赵轩宇,王秀果. 2019

[8]休耕对小麦和油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王建国,路战远,程玉臣,张德健,赵小庆,武海明,赵玉河. 2021

[9]喀斯特山区耕地休耕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与对策:以贵州省为例. 刘春艳,夏忠敏,童倩倩,许元红,陈智虎,赵泽英. 2021

[10]基于"质量-风险"的干旱区休耕空间布局及补偿策略. 曾庆敏,王雨蓉,王晶,陈利根,黄金升,刘新平. 2021

[11]半干旱区雨养农田绿肥作物轮作休耕技术措施研究. 赵仰徽,齐向辉,任稳江,车宗贤,任亮. 2024

[12]不同轮作休耕下潮土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南镇武,刘柱,代红翠,张磊,王娜,徐杰,刘开昌,孟维伟,王旭清. 2021

[13]基于浅层学习方法的石漠化休耕试点区作物分类. 蒋怡,黄平,李宗南,刘轲. 2019

[14]低丘红壤区不同降雨类型对浅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影响——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 程训强,王明珠,唐家良,张斌. 2011

[15]宁夏主要枸杞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李云翔,柯英,罗健航,陈晓群,张学军. 2016

[16]宁夏灌区不同类型农田土壤氮素累积与迁移特征. 柯英,郭鑫年,冀宏杰,张维理,赵营. 2013

[17]宁夏灌区不同类型农田土壤氮素累积与迁移特征. 柯英,郭鑫年,冀宏杰,张维理,赵营. 2014

[18]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溶解性碳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崔荣阳,陈安强,刘刚才,陈清飞,叶远行,王炽,张丹. 2024

[19]豫东农田生态系统不同水体水质长期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任文,谢坤,李中阳,刘安能,雍蓓蓓,张志新,丁大伟. 2023

[20]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氮素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李桂芳,杨恒,叶远行,陈清飞,崔荣阳,陈安强,张丹.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