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素免疫技术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芳

作者: 陈芳;郭日红;梅承;施振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奶牛;繁殖性能;配种受胎率;抑制素免疫技术;同期发情

期刊名称: 黑龙江动物繁殖

ISSN: 1005-2739

年卷期: 2022 年 30 卷 004 期

页码: 18-23

摘要: 在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养殖模式下,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已成为制约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瓶颈.为提高奶牛繁殖效率,研究人员先后开发了同期发情、预同步、双同步等繁殖调控技术应用于生产,但奶牛配种受胎率(特别是夏季热应激状态下)仍有待提升.抑制素免疫技术通过注射抑制素抗原,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以中和抑制内源性抑制素,从而促进卵泡发育、调控母畜繁殖性能.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完善,抑制素免疫结合同期发情技术已经在提高奶牛超数排卵、配种受胎率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表现出优异的应用效果和前景.文章基于我国奶牛繁殖性能不断下降的现状,讨论如何应用抑制素免疫技术低成本、高效地促进卵泡发育、提高胚胎质量和配种受胎率,并评价和探讨其在奶牛繁殖中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分类号: S823.3

  • 相关文献

[1]奶牛性控精液技术研究进展. 许晓玲,白佳桦,冯涛,肖霖力,宋玉清,肖银霞,刘彦. 2018

[2]外源激素处理对奶牛同期发情的调节效果. 刘立山,郎侠,王彩莲,周瑞,宋淑珍,宫旭胤,王斐,吴建平. 2018

[3]利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及定时输精效果分析. 何光中,刘镜,杨红文,何金平,王正良,张晓可. 2012

[4]激素剂量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刘立山,郎侠,王彩莲,周瑞,宋淑珍,宫旭胤,王斐,吴建平. 2018

[5]奶牛场生殖激素使用存在的问题浅析. 刘辉放,董红,朱恒乾,陈静波. 2019

[6]进口奶牛冷冻胚胎移植试验效果的研究. 程广龙,赵辉玲,江喜春,施六林,祖君华,朱德建. 2006

[7]应用国产激素进行奶牛超数排卵及同期发情处理的试验研究. 贺文杰,敖琦,田金如,徐民然,邓瑞广,李继军,郭淑珍,朱云芝. 1992

[8]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奶牛繁殖中的应用. 赵明礼,张珅,郝海生,赵学明,杜卫华,王栋,朱化彬. 2015

[9]提高奶牛受胎率的免疫抑制素技术研究初报. 陈芳,侯钇安,郭日红,施振旦. 2023

[10]3%预混料提高奶牛繁殖力及预防产后疾病的效果. 刘镜,何光中,张晓可,何金平. 2011

[11]游离棉酚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刘长彬,刘辉,葛成江. 2009

[12]奶牛X性控冻精生产的F1、F2代繁殖性能研究. 王秀琴,马吉锋,王建东,温万,脱征军,宁晓波,李艳艳,刘红岩,梁小军. 2015

[13]不同水平干乳期对荷斯坦奶牛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庞盛林,景利. 2020

[14]蛋氨酸锌对奶牛泌乳及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马吉锋,常国新,王建东,李艳艳,薛伟,梁小军. 2013

[15]体况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马吉锋,王建东,李艳艳,薛伟,脱征军. 2014

[16]非常规饲料资源——全棉籽在奶牛生产中应用前景. 刘艳丰,郑伟,唐淑珍,王华龙. 2009

[17]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Ⅲ:营养代谢性疾病. 赵善江,郝海生,刘云祥,王现军,徐礼,李来宝,胡智辉,朱化彬. 2020

[18]乳房炎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王欢,赵慧秋,谷栗琨,赵善江,胡智辉,朱妮,郝海生,朱化彬. 2023

[19]日粮添加硒碘铜对宁夏地区奶牛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韩博,梁俭,张一贤,张秀陶,许斌. 2000

[20]β-胡萝卜素添加水平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张俊丽,王川,康晓冬.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