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铅和铬胁迫在甘蔗伸长期的积累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刀静梅

作者: 刀静梅;王思媱;邓军;高欣欣;李复琴;张跃彬;马娟;樊仙;李如丹;杨绍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镉、铅和铬胁迫;地上部;地下部;积累

期刊名称: 中国糖料

ISSN: 1007-2624

年卷期: 2019 年 41 卷 001 期

页码: 19-22

摘要: 为了解重金属胁迫下甘蔗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金属的累积特征,用高、中、低浓度的镉、铅和铬处理土壤进行甘蔗盆栽试验,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甘蔗地下部重金属富集的量比地上富集的量大,此差异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在最高浓度时,8月份,镉(Cd)地上部为44.750mg/kg,地下部的为299.250mg/kg;铅(Pb)地上部为96.250mg/kg,地下部339.250mg/kg;铬(Cr)地上部为94.325mg/kg,地下部为4 148.750mg/kg;9月份,Cd地上部为94.000 mg/kg,地下部为803.500mg/kg;Pb地上部为199.500 mg/kg,地下部为686.500 mg/kg;Cr地上部为138.625mg/kg,地下部为10 282.750 mg/kg.由此可看出甘蔗的Cd、Pb、Cr在地下部富集量大,地上部富集量小,它们的转运系数都小于1(转运系数=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地下部重金属含量),故甘蔗可在中轻度污染的土壤中种植,这样能够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利用率,还能对这些重金属土壤慢慢进行生物修复.另外,这样的土壤种植出的甘蔗可用于绿色能源——乙醇的生产,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自然资源.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花生化控新产品-三烯. 林澄菲. 1999

[2]水分胁迫子下小麦地上和地下部的反应及其抗旱性研究. 王环,胡荣海,昌小平. 1996

[3]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对盐胁迫的反应. 刘光栋,董晓霞,林杉. 2000

[4]脱毒甘薯品种介绍. 杨崇良,尚佑芬,路兴波. 1996

[5]水分胁迫对甘蔗根系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赵丽萍,刘家勇,赵培方,陆鑫,覃伟,昝逢刚,赵勇,杨昆,赵俊,姚丽,夏红明,吴转娣,吴才文. 2019

[6]甘蔗体内的蔗糖转运与运输途径. 王俊刚,赵婷婷,张树珍,杨本鹏,蔡文伟. 2008

[7]不同海拔甘蔗蔗糖分的积累特征. 赵兴东,蔡文伟,张树珍,白亚东,杨丽华,杨桂林,曹峥英,杨本鹏. 2015

[8]甘蔗体内的蔗糖积累. 赵丽宏,王俊刚,杨本鹏,张树珍,蔡文伟,吴转娣. 2009

[9]19份芜菁种质资源地下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韩睿,赵孟良,孙世英,田丰,任延靖. 2020

[10]脱毒甘薯速繁应用技术规程. 杨崇良,尚佑芬,赵玖华. 1996

[11]假高粱地下部分化感作用研究. 黄红娟,孟庆会,魏守辉,张朝贤. 2009

[12]外源调节剂对淹涝水稻幼苗株高及碳水化合物消耗的影响. 武辉,向镜,陈惠哲,张玉屏,张义凯,朱德峰. 2018

[13]基于生物量的越冬期后小麦地上部几何参数模型研究. 张红英,李世娟,诸叶平,刘海龙,李书钦,刘文超. 2017

[14]春小麦根系变化与地上部相关关系的研究. 车京玉,时家宁,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高凤梅,张起昌,刘宁涛. 2008

[15]不同品种甘薯地上部生长特性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特性研究. 柴沙沙,史春余,雷剑,王连军,苏文瑾,杨先强,杨新笋. 2015

[16]椰枣幼苗地上部和根部显微结构观察和植物激素相关差异基因分析. 李东霞,符海泉,张宁,王义,徐中亮. 2024

[17]不同品种芜菁地上部和根部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含量. 孙文彦,何洪巨,张宏彦,张福锁. 2009

[18]日光温室越冬黄瓜栽培技术(二). 王全. 2000

[19]菠萝根系生长发育与地上部相关性研究. 习嘉民,谭施北,郑金龙,贺军虎,习金根. 2021

[20]四季蜜龙眼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生长规律的研究. 朱建华,彭宏祥,李鸿莉,李冬波,徐宁,秦献泉,陆贵锋.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