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cry1Ab基因玉米对粘虫的抗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雪

作者: 常雪艳;何康来;王振营;白树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Bt玉米;粘虫;抗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7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225-228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我国玉米上的重要害虫。转Bt基因玉米为防治粘虫提供了新的途径。从室内生测和田间抗性鉴定分别研究了转cry1Ab基因抗虫玉米YieldGard对粘虫的杀虫效果。用4~7叶期转cry1Ab基因玉米心叶室内饲养1~3龄粘虫幼虫3、7和10天的死亡率分别为39.0%~92.0%、96.0%~98.0%和97.0%~100%,第14天全部死亡,而对照的死亡率分别为3.0%~8.0%、6.0%~20.0%和11.0%~28.0%,差异极显著。取食转cry1Ab基因玉米的幼虫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存活10天的幼虫其体重仅为取食对照玉米的9.0%。田间玉米4~5叶期,分别接1~6龄粘虫幼虫于转cry1Ab基因和非转基因玉米心叶。转cry1Ab基因玉米上各龄期幼虫平均存活率仅为0.0~6.7%,极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玉米的8.3%~80.0%。转cry1Ab基因玉米的危害级别0.1~0.7,显著小于非转基因玉米的2.1~7.3。结果说明转cry1Ab基因玉米YieldGard对粘虫各龄幼虫有很高的杀虫作用和田间控制效果,同时能有效保护玉米免受危害。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粘虫高龄幼虫对转Bt基因玉米的消化和利用. 王振营,何康来,丛斌,文丽萍,白树雄. 2004

[2]转Bt基因玉米对粘虫的室内杀虫效果评价. 王冬妍,何康来,白树雄,丛斌. 2005

[3]Bt抗、感种群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Bt玉米后Cry1Ab杀虫蛋白在其体内的组织分布与含量.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07

[4]转Bt基因抗虫玉米、棉铃虫和Bt棉的互作研究. 范贤林,芮昌辉,姚建仁,郭三堆. 2004

[5]北方春玉米区亚洲玉米螟对Bt玉米的抗性风险分析. 黄运新,封洪强,吴孔明. 2019

[6]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王振营,何康来,丛斌. 2005

[7]中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策略. 吴孔明. 2020

[8]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玉米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花蕾. 2007

[9]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磷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赵润洲. 2007

[10]Bt玉米植株中杀虫蛋白在不同条件降解动态及在土壤中的积累研究.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06

[11]转Bt基因抗虫玉米根茬和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田间降解动态.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10

[12]转Bt基因玉米对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的抗性评价. 何康来,王振营,文丽萍,白树雄. 2005

[13]转Bt基因玉米对甜菜夜蛾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王冬妍,王振营,王振营,王振营,丛斌. 2005

[14]转Bt基因抗虫玉米棉铃虫杀虫活性的初步评价. 范贤林,孟香清,董丰收. 2000

[15]转基因抗虫玉米商业化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孙炜琳,王瑞波. 2011

[16]草地贪夜蛾对国产Bt玉米的抗性风险评估. 王文荟,黄运新,万鹏,封洪强,吴孔明. 2023

[17]"高剂量/庇护所"策略在Bt玉米靶标害虫抗性治理中的应用及成效. 杨晓伟,李云河,韩兰芝. 2022

[18]转Bt基因玉米根际土壤及秸秆残体中Cry1Ab蛋白含量动态. 李凡,王敏,孙红炜,杨淑珂,路兴波. 2013

[19]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棉铃虫杀虫活性的初步评价. 范贤林,孟香清,董丰收. 2000

[20]转Bt基因抗虫玉米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及生态风险. 王振营,何康来,丛斌.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