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增效剂与化学药剂混用对花生叶斑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楠

作者: 李楠;黄淑敏;李洪来;鲍庆超;王义生;吴宏斌;贾立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增效剂;花生;叶斑病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86-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花生叶斑病田间防治试验标准,研究了4种增效剂对4种花生叶斑病防治药剂防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增效剂对防治花生叶斑病药剂防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壳寡糖对4种药剂的防效增幅最大,提高防效5.59%~12.43%,其次是柔水通和草净乐,提高防效幅度分别为1.39%~8.62%,0.09%~9.54%,乙基化甲基化植物油对防效有一定促进作用.花生叶斑病在防治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药剂种类选择适宜的增效剂,试验中壳寡糖对几种药剂均有增效作用,适用范围较广.

分类号: S435.652

  • 相关文献

[1]花生品种同害抗性鉴定. 石延茂,董炜博. 2001

[2]防治花生叶斑病药剂筛选. 牛海龙,王义生,李伟堂,刘红欣,王佰众,朱统国,李晓伟,王丽,王丽,何中国,李玉发. 2016

[3]多·甲合剂对花生产量与叶斑病的影响试验. 陈菁. 2021

[4]花生叶斑病和网斑病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晏立英,康彦平,李玉荣,雷永,廖伯寿. 2014

[5]不同杀菌剂及其喷施次数对连作旱地花生叶斑病和产量的影响. 陈燕,杨佃卿,唐朝辉,张佳蕾,王建国. 2021

[6]不同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及公害研究. 王才斌,孙秀山,成波,吴正锋,郑亚萍,陈静,刘道忠,高新华,陈殿绪. 2005

[7]花生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朱晓峰,赵西拥,姜涛,汪清,王嵩,倪皖莉. 2017

[8]花生叶斑病研究进展. 韩锁义,张新友,朱军,许欣然,汤丰收,董文召,王忠于. 2016

[9]不同花生品种对花生镰孢菌根腐病及叶斑病田间抗性评价. 李莹,于静,张霞,宋新颖,许曼琳,郭志青,何康,曹铁华,迟玉成,刘敏. 2024

[10]三种杀菌剂在不同生态区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晏立英,宋亚辉,倪皖莉,蒋相国,雷永,康彦平,万丽云,淮东欣,任小平. 2016

[11]花生叶斑病研究概述. 沈一,刘永惠,陈志德. 2014

[12]天公害脂肪酸杀虫剂的研究与发展. 肖洁. 1997

[13]增效灵与灭蚕蝇一号混用对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治效果试验. 刘孝良,牛雄雷,张惠淳,董绪国,赫英姿,于庭洪,陈增良,杨金琛,宋策. 2014

[14]1-(3,4-二甲氧苯基)-2-乙基丁-2-炔基醚的合成及其在柞蚕寄生蝇防治中的应用. 牛雄雷,施超,宋策,陈连清. 2011

[15]增效剂的增效作用与棉铃虫抗药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 庄占兴,韩书霞. 1997

[16]8301多糖对禽霍乱菌苗增效作用的研究. 袁永隆,樊斌堂,张永欣,杨玉英,侯奕昭,李宏胜,梁纪兰,党萍,孟聚诚,胡庭俊,高芳,李广林,唐丽萍,孟宪松,郑明. 1993

[17]新疆北部马铃薯甲虫幼虫对常规杀虫剂的抗药性(英文). 姜卫华,熊满辉,王志田,卢伟平,刘萍. 2010

[18]生物质肥料增效剂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于卫松,董世峰,张永博,李军民,牛柱峰,杨宏伟,曹长代,刘卫华,刘洪杰. 2013

[19]基于增效剂与杀虫剂协同作用的玉米螟超低量喷雾防治技术. 王志慧,丁新华,贾尊尊,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何江,郭文超. 2020

[20]油菜白粉病减药防控技术研究. 王立,郑果,李继平,惠娜娜,刘卫红,陈其鲜.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