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粳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占新春
作者: 占新春;张培江;江祺祥;阮新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亲本;杂种优势;配合力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2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163-16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选用 3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 ,3 0个粳型父本配组 ,对 8个农艺性状的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杂种优势及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F1 单株谷重的优势最强 ,超亲优势变幅为 -2 0 .0 0 %~ 110 .0 6% ,平均 76.45 % ;竞争优势 -3 6.3 2 %~10 1.74% ,平均为 14 .77% ;播始历期、穗长、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明显 ;结实率的优势大部分呈负向 ;株高的优势大部分呈正向。亲本 40 0 2、99 2 5、5 193的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较好 ,组合N42 2S/4 0 0 2、HP41S/5 193、HP41S/香糯 990 3 3的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较高。并对一些亲本和强优组合的利用进行了评价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杂交稻的抗性表达及其综合性状分析. 李艳萍,牛芝霞,邹美智,孙海波. 2003
[2]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及不育系S和A所配F_1产量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杜士云,王守海,黄忠祥,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吴爽. 2008
[3]江苏省杂交粳稃丰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4]甘蓝型油菜亲本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 2009
[5]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含油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魏忠芬,李德文,王军,张太平. 2014
[6]几个甘蓝型油菜品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研究. 蒲晓斌,张锦芳,李浦,黄弛,刘培,张启行,蒋梁材. 2007
[7]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黄泽素,杨晓容,王通强,代文东,李德珍. 2004
[8]向日葵亲本配合力分析. 姜昱,何中国,窦忠玉,蔡红梅. 1997
[9]高粱穗部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胡炯凌,赵甘霖,丁国祥,倪先林,刘天朋,汪小楷. 2017
[10]从龙粳20的选育探讨常规育种亲本选配问题. 孙淑红. 2010
[11]甘蔗家系配合力研究与应用. 贤武,杨荣仲,周会,方锋学,桂意云,雷敬超,梁强,黄家雍. 2010
[12]杂交粳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刘炜,史延丽. 2002
[13]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 周坤炉,阳和华,徐秋生. 1998
[14]杂种小麦拔节期磷素吸收的示踪研究. 王志芬,刘益同,施建国,许金声. 1994
[15]甘蓝型油菜亲本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表现. 陈锋,张洁夫,张维,付三雄,陈松. 2016
[16]利用SSR共显性判定玉米杂交组合父本效率分析. 滕海涛. 2009
[17]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阚画春,何团结,路曦结. 2001
[18]粳稻新的不育系、恢复系杂交组合部分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赵海岩,王昌华,郑文静. 2006
[19]粳稻三系亲本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孔宪旺. 2011
[20]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 梁奎,黄殿成,赵凯铭,阮方松,谢辉,马文霞,洪德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稼粳86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程从新;邹禹;汪峰;王接弟;占新春;张培江
关键词:稼粳86;晚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2019-2024年安徽省审定粳稻情况分析与育种研究
作者:邹禹;占新春;任义;程从新;王接弟;李国庆;许恩定;张培江
关键词:粳稻;育种;产量;农艺性状;安徽省
-
安徽沿淮地区粳糯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赵磊;邹禹;苏松田;张培江
关键词:粳糯稻;栽培技术;工厂化育秧;机插侧深施肥;安徽沿淮地区
-
安徽省稻米气候品质评价方法
作者:岳伟;陈曦;曹强;占新春;阮新民;徐建鹏;郁凌华
关键词:农业;作物;水稻;稻米品质;温度;评价模型
-
粳糯稻新品种泉糯669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赵磊;邹禹;钱宝云;苏松田;张培江
关键词:粳糯稻;泉糯669;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
2009-2019年安徽中籼稻米品质综合评价及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杜弘杨;占新春;王元垒;夏加发;罗志祥
关键词:投影寻踪;稻米;综合品质;关键影响因子
-
安徽沿江平原区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作者:阮新民;陈曦;岳伟;占新春;从夕汉;杜弘杨;施伏芝;吴德祥;罗志祥
关键词:水稻;播期;稻麦系统;品种类型;产量;生育期;温光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