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寄主植物营养关系的DNA分子追踪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倩

作者: 包伟方;曾娟;杨益众;陆宴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DNA分子追踪技术;诊断PCR;克隆测序;下一代测序;植食性昆虫;寄主植物;营养关系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6 年 59 卷 04 期

页码: 472-48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农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食物营养关系错综复杂,利用田间直接观察法、肠道内含物形态学分析、同位素标记等方法都难于全面解析,常造成营养关系的缺失。近年来,DNA分子追踪技术迅速发展,利用一段较短的DNA序列能有效鉴别植食性昆虫取食寄主植物的种类,为这一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全面介绍了3种DNA分子追踪技术——诊断PCR技术、克隆测序技术和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其中诊断PCR技术包括单一PCR技术和多重PCR技术,适用于目标昆虫与已知寄主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分析;克隆测序技术能够在寄主植物种类未知的前提下,解析目标昆虫完整的寄主植物种类信息;下一代测序技术实现了短时间内对混合样品的测序,加之昆虫与植物DNA条形码序列数据库大量扩增,有效地提高寄主植物的鉴别能力。诊断PCR技术和克隆测序技术已在追踪地下害虫的取食行为、植食性昆虫取食范围及其在寄主植物间的转移与选择习性等方面被广泛应用,且进展明显。综合考虑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本文提出将DNA分子追踪技术与同位素标记等其他方法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以便系统解析农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寄主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定向行为研究进展. 赵冬香,高景林,陈宗懋. 2004

[2]植物干旱胁迫对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罗定,杨亚军,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2012

[3]DNA分子检测技术在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杨帆,刘冰,陆宴辉. 2022

[4]稻田穗期主要捕食性天敌对两种盲蝽集团内捕食的初步研究. 乔飞,王光华,王雪芹,胡阳,祝增荣,程家安. 2016

[5]高通量测序及其在食物网解析中的应用进展. 王雪芹,王光华,乔飞,高其康,Kong Luen HEONG,祝增荣,程家安. 2017

[6]渤海中国对虾生态容量变化研究. 林群,单秀娟,王俊,李忠义. 2018

[7]水产生物基因组研究进展与趋势. 郑先虎,匡友谊,吕伟华,栾培贤,孙志鹏,鲁翠云,孙效文. 2019

[8]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中肠细菌群落的影响(英文). 贾慧茹,吴艳艳,代平礼,王强,周婷. 2015

[9]基因编辑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王梦雨,王颢潜,王旭静,王志兴. 2021

[10]民猪HB-EGF基因第4内含子的克隆与分析. 张晓卉,谢雨彤,张冬杰,刘娣. 2010

[11]猪FBXL8基因第二内含子的克隆测序及SNP位点检测. 李勇,杨述林,崔文涛,牟玉莲,唐中林,储明星,彭克美,李奎. 2011

[12]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中南地区水稻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冯晓赟,牛巧龙,李洁,张贵龙,赖欣,常泓. 2018

[13]猪Pit-1基因第三内含子序列的克隆测序. 庞瑾,郑友民,李宏滨. 2004

[14]猪FBXL8基因第二内含子的克隆测序及SNP检测. 李勇,杨述林,崔文涛,牟玉连,唐中林,储明星,彭克美,李奎. 2010

[15]绵羊外源性JSRV-LTR克隆与序列分析. 罗军荣,周艳喜,武志红,高华,周建华,马学恩. 2009

[16]羊内源性JSRV-LTR克隆与序列分析. 罗军荣,周艳喜,高华,武志红,周建华,马学恩. 2009

[17]中国四个小型猪品种生长激素基因克隆测序及分子进化研究. 林莉,郭春华,欧江涛,黄礼光,王希龙. 2007

[18]中国小尾寒羊FSHR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魏伍川,许尚忠,辛宏量. 2001

[19]一株基因10型Ⅰ类新城疫病毒P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杨少华,黄艳艳,张琳,黄庆华,崔宁,张秀美,许传田. 2018

[20]猪CACNA1S基因内含子37的克隆及多态性研究. 王雪,方晓敏,刘筱,唐金虎,任守文.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