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调控马铃薯块茎初始形成关键时期的转录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付芸

作者: 付芸;何铭;徐建飞;张姣姣;卞春松;胡军;李广存;金黎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光周期;块茎初始形成;植物昼夜节律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573

年卷期: 2024 年 47 卷 004 期

页码: 45-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中薯18号’为试材,分别在短日照(8 h light/16 h dark)和长日照(16 h light/8 h dark)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观察匍匐茎顶端的生长变化,取不同光照条件下匍匐茎顶端弯钩期、亚顶端初始膨大期及亚顶端膨大期的叶片和匍匐茎亚顶端部位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发现长日照条件下匍匐茎亚末端初始膨大比短日照条件下显著延迟,昼夜节律通路在各个阶段都有富集,与光周期调控块茎初始形成密切相关。22个Dof、ERF、MYB等家族的转录因子在匍匐茎亚顶端初始膨大期显著上调表达的模块,可能参与调控马铃薯块茎初始形成。本研究为深入解析光周期调控马铃薯块茎初始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光周期敏感性研究. 马永珍,王芳,王舰. 2020

[2]糖信号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的研究进展. 单建伟,柳俊,索海翠,王丽,安康,刘计涛,景晟林,李成晨,宋波涛,李小波. 2021

[3]光周期与种质特性对南苜蓿初花期的影响. 陈祥,魏臻武,任海龙,乔志宏. 2016

[4]光周期对春石斛假鳞茎生长与开花的影响. 杨园园,甘林叶,杨迪,李文亭,裴忠孝,马方芳,王彩云,季华,胡惠蓉. 2015

[5]春性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的遗传分析. 罗玉秀,罗春燕. 2015

[6]光周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石斛生长发育的影响. 杨迪,甘林叶,李文亭,杨园园,李程,马方芳,王彩云,季华,胡惠蓉. 2016

[7]黑龙江春小麦品种对光周期反应特性研究. 郑茂波,丁海燕,刘琦,肖志敏. 2009

[8]光敏核不育水稻的温光反应研究. 尹华奇. 1991

[9]光对一品红生长的影响. . 2006

[10]玉米ClpR2同源基因PL5L15的克隆及其在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陈晓,孙朝辉,李思远,陈彦惠. 2008

[11]荧光灯下不同光周期对生菜形态指标、品质和离子吸收量的影响. 毛金柱,邱权,张芳,李宁,胡跃高,薛绪掌. 2013

[12]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魏鑫,曹立荣,杨庆文,曾汉来. 2010

[13]光周期对沙枣尺蠖病菌(Dh菌株)离体培养的影响. 朱建兰,张自和,常永义. 2008

[14]不同光周期与光质配比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何蔚,陈丹艳,胡晓婷,王晓旭,陈乐涵,张海春,杨振超. 2018

[15]伞裙追寄蝇滞育诱导的温光周期条件和低温贮藏. 韩海斌,姜珊,王建梅,刘爱萍,黄海广,徐林波. 2018

[16]苗期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的影响. 吴雪霞,尚静,张圣美,朱宗文,张爱冬,查丁石. 2019

[17]光周期和强度对豌豆蚜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马亚玲,刘长仲,李春杰. 2019

[18]光周期变化对糜子形态建成及幼穗发育进程的影响. 董明,降彦苗,李海权,耿玲玲,刘建烨,乔志红,刘国庆. 2020

[19]人工补光技术在火龙果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明建鸿,林兴娥,高宏茂,丁哲利,毛海涛,唐跃东,周兆禧. 2020

[20]稻螟赤眼蜂诱导滞育条件的优化. 时亚东,田俊策,王国荣,鲁艳辉,郑许松,吕仲贤.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