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倩娜

作者: 宋倩娜;梅超;霍利光;王慧杰;冯瑞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植物激素;遗传转化体系

期刊名称: 中国马铃薯

ISSN: 1672-3635

年卷期: 2021 年 05 期

页码: 385-396

摘要: 以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无菌试管苗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对遗传转化过程中预培养时间、植物激素的种类及配比、筛选剂浓度和抗生素的种类及浓度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的愈伤再生转化体系。结果表明,预培养时间为2 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出苗率及转化频率最高。最适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MS+2.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5 mg/L 2,4-二氯苯酚代乙酚(2,4-D)+0.4 mg/L激动素(KT),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86.7%,愈伤组织形态较紧密,为深绿色,茎段两端膨大呈哑铃状,表面的白色须状物和毛状根较少。最适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配方为MS+1 mg/L 6-苄氨基嘌呤(6-BA)+1 mg/L赤霉素(GA_3)+1 mg/L玉米素(ZT),幼苗比较粗壮,长势良好。最适的植株再生及生根筛选剂为10 mg/L的潮霉素(Hygromycin B,Hyg),转化频率较高,为20.3%。农杆菌抑制剂的最适浓度为200 mg/L的特美汀(Timentin,TMT),且在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阶段都需要加入TMT。综上所述,通过对农杆菌介导的愈伤再生转化过程中各个因素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并薯6号’的遗传转化体系,为马铃薯分子育种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地方主栽品种"春薯4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李传龙,李楠,朱旭,郝东云,贺红霞. 2021

[2]不同激素类型对马铃薯液体诱导试管薯的影响. 刘璇,巩檑,张丽,聂峰杰,甘晓燕,宋玉霞. 2022

[3]糖信号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的研究进展. 单建伟,柳俊,索海翠,王丽,安康,刘计涛,景晟林,李成晨,宋波涛,李小波. 2021

[4]马铃薯茎段再生的植物激素配比优化. 齐恩芳,张金文,王一航. 2006

[5]水稻OsDDB2基因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 魏炘,黄维藻,余毅,罗晓莉,唐运来,牛向丽,刘永胜. 2010

[6]Waxy基因的RNA沉默使转基因小麦种子中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英文). 李加瑞,赵伟,李全梓,叶兴国,安宝燕,李祥,张宪省. 2005

[7]HPT-mCherry融合标签在水稻转基因筛选鉴定中的应用. 陈娟,周洁,严成其,王栩鸣,杨勇,余初浪,程晔,陈剑平. 2013

[8]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邓晟,王彩月,张昕,林玲,赵明文,周益军. 2012

[9]大丽轮枝菌菌核型菌株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微菌核发育异常突变体的筛选. 梁曼,邓晟,张昕,林玲. 2015

[10]农杆菌介导的绿木霉遗传转化及重寄生缺陷突变体的筛选. 刘连盟,王玲,黄世文,侯恩庆,肖丹凤. 2013

[11]胡萝卜再生体系及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郑回勇,郑金贵,许明,刘峰,赵伊英. 2002

[12]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梁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肖军,石太渊,郑秀春,段有厚. 2004

[13]“Gros Michel”香蕉胚性细胞悬浮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邵秀红,吴少平,窦同心,邓贵明,盛鸥,毕方铖,胡春华,易干军,杨乔松. 2019

[14]农杆菌介导的冷诱导基因水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崔永祯,赵红,黄格,郑爱清,李社萍,李鸣. 2020

[15]百合遗传转化及纳米磁珠法研究进展. 马旭,张铭芳,肖伟,陈绪清,张秀海,董然. 2020

[16]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李杨瑞,卜朝阳. 2007

[17]绿色草莓再生体系的建立. 潘娇艳,肖世伟,夏瑾,倪知游,邹雨婷,乔玉山. 2024

[18]根癌农杆菌介导荸荠秆枯病菌转化体系构建及突变体筛选. 黄伟华,吴碧球,颜梅新. 2020

[19]大白菜高效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张晓东,李利斌,宋宜现,李化银,刘立峰,高玲,高建伟. 2010

[20]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与遗传转化研究. 姜娜娜,赵传志,赵光敬,李长生,夏晗,王兴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