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叶螨及其不同螨态对拟长毛钝绥螨后代性比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莹

作者: 姜晓环;徐学农;王恩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拟长毛钝绥螨;朱砂叶螨;二斑叶螨;螨态;性比;产卵量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17-2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以二种叶螨的不同螨态为猎物对拟长毛钝绥螨后代性比、产卵量及捕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捕食二种叶螨的不同螨态捕食螨的后代都是偏雌的。当供给朱砂叶螨时,捕食全螨态的捕食螨后代雌性比最高,为70.34%,显著高于捕食卵(65.56%)和若螨(63.32%)的,而捕食幼螨的最低,为56.84%;当供给二斑叶螨时,捕食卵和全螨态的捕食螨后代雌性比例分别为68.34%和70.24%,捕食若螨的为64.05%,捕食幼螨的为59.30%,三者间均有显著差异。对同种不同螨态来说,捕食螨最喜食卵,若螨次之,最不喜食幼螨。捕食二种叶螨幼螨的产卵量也最低。试验证实了天敌对猎物的捕食朝着最有利于其生殖的方向这一理论。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捕食螨的捕食选择性与后代性比的关系。

分类号: S476.2

  • 相关文献

[1]伽马射线辐照拟长毛钝绥螨雄螨对雌螨产卵量和后代雌性比的影响. 李超,姜晓环,徐学农. 2012

[2]两种叶螨及螨态对拟长毛钝绥螨后代性比的影响. 徐学农,王恩东,姜晓环. 2011

[3]密度和年龄对拟长毛钝绥螨后代性比的影响. 徐学农,王恩东. 2009

[4]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不同螨态的捕食选择性及与拟长毛钝绥螨功能反应比较. 王恩东,吕佳乐,王伯明,徐学农. 2015

[5]柑桔矢尖蚧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研究. 王洪祥,龚洁强,陈国庆,梁克宏. 2003

[6]母代性比对甜菜夜蛾实验种群繁殖潜力的影响. 周倩,张雪,万方浩,张彬. 2017

[7]二点委夜蛾的交配行为与产卵量. 王玉强,李立涛,刘磊,甘耀进,董志平,马继芳. 2011

[8]饲养密度和性比对蠋蝽存活和繁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张海平,张长华,易忠经,陈红印. 2018

[9]朱砂叶螨与二斑叶螨生长发育及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比较. 唐斌,张帆,胡展育,熊继文,耿小丽. 2005

[10]联苯肼酯悬浮剂的杀螨活性测试及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谢道燕,沈雪凤,杨振国,柴建萍,倪婧,罗雁婕. 2017

[1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阿维菌素杀螨活性比较. 罗雁婕,吴文伟,浦恩堂,尹可锁,何成兴,郭志祥. 2010

[12]乙唑螨腈在桑园红蜘蛛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杨振国,谢道燕,柴建萍,白兴荣. 2022

[13]作物重要叶螨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洪晓月,薛晓峰,王进军,豆威,张艳璇,陈汉杰,张金勇,仇贵生,胡军华. 2013

[14]联苯肼酯药后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产卵抑制作用及所产螨卵的影响. 杨振国,谢道燕,倪婧,苏振国,罗雁婕. 2017

[15]不同寄主植物对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发育历期和产卵量的影响. 马俐,贾炜,洪晓月,王冬生. 2005

[16]朱砂叶螨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比较. 夏静. 2009

[17]温度对阿维菌素(Avermectin)杀螨活性的影响. 罗雁婕,吴文伟,何成兴,尹可锁. 2004

[18]释放2种捕食螨对温室大棚茄子上西花蓟马和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试验. 徐学农,吴圣勇. 2009

[19]两种寄生蜂的卵巢结构与卵成熟特点初步观察. 罗开珺,古德祥,张古忍,陈宗麒. 2005

[20]南极半岛邻近水域南极大磷虾商业捕捞群体的年龄结构时空变化. 左涛,赵宪勇,黄洪亮,夏辉,徐玉成,孙坚强,冯春雷,王新良,朱国平,徐鹏翔,李灵智,陈丹.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