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上立枯丝核菌的病原生物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朵

作者: 王朵;谢学文;柴阿丽;石延霞;李宝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融合群;致病力测定;寄主范围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590-6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丝核菌引起的十字花科蔬菜叶腐和茎基腐病在中国华北地区普遍发生,其中以河北、内蒙以及北京较为严重.2011~2018年,从华北地区不同省份具有典型叶腐和茎基腐症状的芸苔属蔬菜上分离获得95个丝核菌(Rhizoctonia spp.)分离物,大多数分离自发病植株的叶部,少数分离自茎基部.通过细胞核染色,87株菌属于多核丝核菌,另外8株属于双核丝核菌;经菌丝融合鉴定、rDNA-ITS区及TEF-1α(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lpha,TEF-1α)序列分析,大多数多核丝核菌属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AG-2-1(74%),其他少数分别属于AG-1-IB(16%)、AG-4-HG Ⅱ(2%)和双核丝核菌AG-A(8%).温室条件下进行寄主范围致病力测定,各分离物对原寄主都表现出致病力,呈现典型叶腐或茎基腐症状;对其他作物的致病力差异较大.不同融合群(Anastomosis group,AG)的菌株对寄主致病力大小存在差异,AG-2-1致病力最强,只有AG-A对叶部没有致病力.AG-2-1对寄主叶部的致病力和对茎基部的致病力呈显著正相关,AG-1-IB对寄主叶部的致病力和对茎基部的致病力无显著相关性.

分类号: S436.3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黑痣病立枯丝核菌及其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夏善勇,牛志敏,李庆全,张丽娟,盛万民. 2022

[2]立枯丝核菌不同融合群菌株GPD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王艳丽,任衍春,张震,王教瑜,毛雪琴,姜华,邱海萍,柴荣耀,杜新法,孙国昌. 2013

[3]黑龙江省马铃薯黑痣病菌融合群类型分析. 杨帅,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毛彦芝,闵凡祥,王玲. 2022

[4]烟草苗期立枯病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 IB全基因组序列资源(英文). 向立刚,蔡刘体,李文红,余知和,汪汉成,穆青. 2023

[5]新疆6种豆科作物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研究. 杨金红,郭庆元,季良. 2005

[6]河北省棉花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致病性研究. 王伟娟,鹿秀云,李宝庆,郭庆港,李社增,马平. 2010

[7]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病菌融合群鉴定和UP-PCR分析. 张小飞,邹成佳,李晓,杨晓蓉,向运佳. 2015

[8]常熟地区蚕豆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致病力初探. 任海英,陈志谊,许志刚,陆金元,徐永昌. 2003

[9]利用香蕉水培系统测定枯萎病病原菌致病力. 杨腊英,郭立佳,毛超,刘磊,王飞燕,谢玉萍,黄俊生. 2014

[10]一株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茶丽纹象甲幼虫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付楠霞,罗宗秀,李兆群,边磊,修春丽,陈宗懋,蔡晓明. 2023

[11]金龟子绿僵菌对红棕象甲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张晶,覃伟权,阎伟,彭正强. 2012

[12]南疆棉区棉花立枯病菌和红腐病菌种间及种内菌株间的致病力比较. 周扬,吴琼,刘梦丽,白剑宇,李进,雷斌,郭庆元. 2017

[13]小麦全蚀病菌致病力测定及品种抗病性研究. 王宁,冯彦霞,杜文珍,王莹,陈怀谷. 2012

[14]绿僵菌对荔枝椿象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梁昌聪,黄志,彭军,黄生精,陆红霞,黄俊生. 2009

[15]三株球孢白僵菌防治微小牛蜱的试验. 孙明,任巧云,关贵全,刘志杰,李有全,殷宏,罗建勋. 2011

[16]绿僵菌对甘蔗螟虫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刘磊,梁昌聪,杨腊英,黄志,陆红霞,黄俊生. 2010

[17]3种绿僵菌对小翅雏蝗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王宁,特木尔. 2009

[18]绿僵菌对东亚飞蝗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代鹏,唐复润,谢玉萍,石晓珍,程子路,黄俊生. 2006

[19]小麦茎基腐镰孢菌致病力的快速测定. 邓渊钰,孙海燕,李伟,张爱香,陈怀谷. 2016

[20]棉花黄萎病原菌寄主范围. 钱清海,高宇人,李经仪,顾本康. 198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