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黑茶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及品质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柏雨

作者: 朱柏雨;夏陈;罗棵濒;朱永清;唐晓波;陈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茶;茶多酚;咖啡碱;总黄酮;抗氧化能力

期刊名称: 食品与机械

ISSN: 1003-5788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24-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以26种市售四川黑茶(S1~S26)为材料,分析茶多酚单体、咖啡碱(CAF)、总多酚(TPC)和总黄酮(TFC)含量,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梯度洗脱分析茶多酚单体、咖啡碱含量,分别采用福林酚法和化学分析法分析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以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黑茶中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咖啡碱(CAF)、总酚酸(TPC)、总黄酮(TFC)含量分别为0.26~19.64,0.72~4.73,0.00~20.28,0.00~0.95,0.00~6.06,0.32~9.44,0.62~63.12,0.29~17.08,0.21~1.81,9.53~44.43,20.96~279.05,7.92~17.49 mg/g。ABTS自由基清除力以水溶性维生素E当量计算为33.49~232.87 mg/g, DPPH自由基清除力以水溶性维生素E当量计算为45.26~237.59 mg/g。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10个单体化合物以及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GC、GA、CAF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PC和TFC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EGCG、C、TPC 3个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566%。结论:S16、S23、S19 3种黑茶得分较高,品质较好。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冠突散囊菌对夏秋绿茶发酵的影响. 龚受基,滕翠琴,曹惠怡,张均伟,谢加仕,蒙彦妃. 2020

[2]修剪施肥相结合对低产低效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 2012

[3]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研究中的应用. 林郑和. 2007

[4]粒度对茶叶有效成分中温浸出特性的影响. 杨刘艳,江和源,张建勇,徐斌,刘千录. 2015

[5]早春不同时间茶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席亚楠,罗雨,王家伦,周顺珍,徐俊昌,郑文佳,张小琴. 2022

[6]市售冷泡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冷泡浸出规律研究. 彭群华,施江,余意,蔺志远,彭佳堃,张永成,林智. 2023

[7]镁对云南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影响. 李金龙,曾婕,汪云刚,刘本英,尚卫琼,陈春林. 2019

[8]茶多酚片主要功效成分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 张建勇,江用文,江和源,王伟伟,龙丹,薛金金. 2013

[9]海拔高度对庐山云雾茶品质的影响. 黄纪刚,韩文炎. 2019

[10]云南大叶种茶多酚和咖啡碱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尚卫琼,陈春林,孙承冕,唐一春,段志芬,杨盛美,孙雪梅,刘本英. 2021

[11]树脂法绿色制备茶多酚研究. 张建勇,江用文,江和源,王岩,王伟伟,龙丹. 2012

[12]抹茶滋味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杨婷,刘忠英,戴宇樵,方仕茂,李琴,张拓,冉乾松,潘科. 2023

[13]茶叶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刘家红. 2010

[14]新式茶饮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分析. 俞露婷,周苏娟,金迪,傅尚文,金寿珍. 2025

[15]茶多酚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汪小红,武书庚,崔耀明,齐广海,王晶,张海军. 2017

[16]饲料中茶多酚的添加量对团头鲂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胡颂钦,穆俏俏,林艳,缪凌鸿,刘波,董在杰. 2023

[17]茶多酚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汪小红,武书庚,崔耀明,齐广海,王晶,张海军. 2016

[18]茶多酚-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保鲜效果研究. 梁杰,赵晓旭,刘涛,王莉滨,林清火,蔡力锋. 2022

[19]茶多酚、维生素E和吡咯喹啉醌二钠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张玉,武书庚,王晶,岳洪源,齐广海. 2016

[20]神农架林区中蜂蜜理化指标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蔡雨娇,孙丽萍,张雪琦.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