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蚕区家蚕微孢子虫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永红

作者: 张永红;苏振国;罗家福;李春峰;敖宝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遗传多样性;核糖体小亚基;转录间隔区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进展

ISSN: 2095-2341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631-639

摘要: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蚕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微粒子病的病原体。探讨家蚕微孢子虫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可为云南蚕区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从云南省不同养蚕地区收集了感染微孢子虫的病蚕样品,分离纯化家蚕微孢子虫并提取基因组,克隆SSU rD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DNA)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云南蚕区Nosema bombycis分离株SSU 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以上,遗传距离小于0.006,它们在长度和多个位点存在差异,呈现不同程度的多态性;ITS遗传差异较为显著,序列中存在多碱基的插入或缺失、单碱基的转换和颠换。基于SSU rDNA和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云南蚕区家蚕微孢子虫分离株系间存在遗传分化,种群间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无直接联系。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蚕区家蚕微孢子虫的种内遗传多样性。

分类号: S884

  • 相关文献

[1]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分化与致病力研究. 陈涛,张震,柴荣耀,王教瑜,毛雪琴,邱海萍,杜新法,姜华,王立安,王艳丽,孙国昌. 2010

[2]海南花生果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小玉,付登强,余凤玉,杨伟波,尹欣幸. 2020

[3]枸杞NRDNA ITS测序鉴定的初步研究. 石志刚,安巍,樊云芳,焦恩宁,赵建华,王亚军. 2008

[4]几种帘形目贝类RDNA ITS序列的比较. 刘相全,包振民,胡景杰,王师,方建光,王如才. 2007

[5]浙江省水稻立枯丝核菌5.8S rDNA-ITS区间多样性. 邱海萍,毛雪琴,姜华,王艳丽,孙国昌. 2014

[6]基于ITS-nrDNA的疫霉属系统进化分析. 陈涛,唐向民,苏文潘,黄惠芳,檀小辉,王春田. 2014

[7]米氏凯伦藻18S rDNA和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 郑俊斌,张凤英,马凌波,陆亚男. 2009

[8]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对家蚕海龟蛋白(Bmtut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朱峰,高建华,张永红,肖圣燕,邵榆岚,唐芬芬,白兴荣. 2019

[9]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高温即时浸酸对蚕卵中家蚕微孢子虫的灭活效果. 王璐,杨琼,邢东旭,马振刚,李庆荣,肖阳,廖森泰. 2019

[10]家蚕微孢子虫水通道蛋白基因NbAQP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王玮,陈功,彭祥然,李孝良,唐旭东. 2016

[11]家蚕微孢子虫PCR检测的研究. 徐兴耀,黄自然,卢铿明,庄楚雄,邵寒霜,刘志昕,郑学勤. 1997

[12]基于iTRAQ技术分析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家蚕精巢的蛋白质组表达变化. 唐旭东,叶青云,于洁,徐莉,沈中元. 2017

[13]家蚕微孢子虫的RAPD指纹图谱研究. 黄自然,郑学勤,邵寒霜,徐兴耀,刘志昕,卢铿明. 1997

[14]家蚕微孢子虫原位杂交诊断技术研究. 韦亚东,张国政,陆长德. 2005

[15]家蚕微孢子虫反转录酶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高永珍,黄可威,常智杰. 2002

[16]蚕卵高温即时浸酸阻断家蚕微粒子病胚种垂直传播的效果. 邢东旭,肖阳,廖森泰,李庆荣,叶明强,杨琼. 2018

[17]一个家蚕微孢子虫新基因的序列分析及蛋白质在酿酒酵母细胞中的定位. 罗洁,邓远洪,黄为,李田,杨琼,殷梅,潘国庆,李春峰,周泽扬. 2013

[18]家蚕微孢子虫假定层粘连蛋白基因NbHLAMB4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及互作蛋白质筛选. 李楠,戴卫江,李孝良,彭祥然,唐旭东. 2016

[19]改良蚕沙静态好氧堆肥的发酵温度及对家蚕病原菌的灭活效果. 杨琼,廖森泰,邢东旭,张发宝,李丽. 2012

[20]应用荧光染色剂Fluorescent Brightener 28和Propidium Iodide染色识别家蚕微孢子虫. 戴卫江,陈功,彭祥然,李孝良,马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